在舞阳街道山民村,“95后”小伙陈雨涵(笔名:万象澄澈)用一台电脑和满腔热情,完成了从食品安全指导员到网络作家的华丽转身。他的首部玄幻小说《师刀》自上线以来,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长期霸榜,不仅创造了网文圈的逆袭神话,还吸引读者前往德清“打卡”。这位新锐作家的故事,展现了坚持与机遇碰撞下的无限可能。
从无人问津到日读10万+
2022年8月,《师刀》在番茄小说网悄然上线。起初的几个月,这部作品就像它的作者一样默默无闻。“每天更新后,阅读量只有几百,评论更是寥寥无几。”陈雨涵回忆道。到了12月,更新到102章时,由于工作繁忙和家庭事务,他不得不选择停更。
这一停就是整整五个月。其间,陈雨涵几乎要放弃写作的梦想。“那段时间很煎熬,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却总想着小说里的情节。”转折发生在2023年5月的一个周日,当时他正和朋友在烧烤摊小聚,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查看数据,却发现APP上突然多了无数红点。
“单日阅读量突然暴涨2万多,评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陈雨涵至今难忘那一刻的震撼,“我连烧烤都顾不上吃了,立刻赶回家把存稿发了上去。”更让他惊喜的是,这股热度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持续攀升。很快,《师刀》的日均阅读量就稳定在10万左右,最高单日甚至突破13万。
刽子手之子的江湖传奇
《师刀》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刀与命运的故事。主角何肆是京城最好的刽子手何淼之子,6岁开始习刀,原本注定要子承父业。然而在14岁生辰那天,他在刑台下观刑时使出一记飞刀,从此人生轨迹彻底改变。
“我想写的不只是一个修仙故事,更是一个关于选择与成长的故事。”陈雨涵解释道。小说通过刽子手这个特殊职业,展现了古代行刑者的行业规矩、各种忌讳,以及背后的人情冷暖。每一场行刑,每一个案件,都折射出那个时代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雨涵巧妙地将家乡德清的风物融入小说创作。在小说第26章出现的“蝙蝠寺”,正是德清县下渚湖街道真实存在的“蝙蝠禅寺”。“有读者最初觉得‘蝙蝠寺’这个名字太随意,直到我晒出寺庙石碑的照片。”这个有趣的互动,不仅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更有书迷专程来德清打卡。而小说中提到的“飞英塔”,则是湖州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为故事增添了真实的地标参照。“我想让读者感受到,这个玄幻世界就扎根在我们的现实土地上。”陈雨涵说。除了地标建筑,他还将德清的山水风貌、市井生活写入故事。甚至连一些配角的性格特点,都取材于他身边的亲朋好友。这种“接地气”的创作方式,让小说在奇幻的外壳下,充满了真实的生活质感。
读者们对这样的处理赞不绝口。“读《师刀》就像在欣赏一幅徐徐展开的市井画卷。”一位资深读者评价道,“每个配角都有血有肉,每个场景都栩栩如生。”
从玄幻江湖到赛博未来
《师刀》的成功让陈雨涵在2023年底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辞去食品安全指导员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作家。“这个决定很艰难,但我相信写作才是我真正想走的路。”他说。如今,在家中那个十来个平米的小房间里,他每天都要写作8小时以上。
目前,《师刀》已经更新到第四卷141章,共计225万字,正进行第142章的创作。“故事已经到了后半段,我会认真对待每一个章节,给读者一个圆满的结局。”陈雨涵特别重视与读者的互动,“每一条评论我都会看,有时候读者的建议真的能给我启发。”
与此同时,他的新作计划也已经提上日程。这是一部带有赛博朋克风格的现实题材小说,探讨科技高度发达社会中的人性困境。“新书会有完全不同的风格,但核心依然是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陈雨涵透露,新作将融入黑色幽默元素,通过反乌托邦的设定来反思当下社会问题。
从小学时读《鬼吹灯》萌生写作梦想,到初中在“不可能的世界”网站发表武侠小说,再到如今《师刀》的成功,陈雨涵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宽。“《师刀》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还想尝试更多题材,用文字创造更多可能。”他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