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知道拨打120,现在学会了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真碰上事也能顶得上了。”近日,完成应急救护培训并取得证书的我县居民王先生说。
应急救护能力建设是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今年以来,县红十字会联合卫健、民政等部门,围绕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应急救护培训。截至7月底,“新增AED对应培训应急救护人员”项目已完成培训180人,完成率达120%;“养老护理与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项目完成培训124人,完成率达106%。两项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相关完成数据位居全省前列,且参训人员持证率和通过率均达到100%。
据县红十字会赈济救护科科长刘伟介绍,为了让培训更贴近实际,现已探索建立设备、人员、场景三合一的培训模式——一台AED设备落地,就同步安排培训人员“对口上岗”,实现人装匹配。目前,全县34名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组建的师资队伍,已围绕学校、商超、企业等重点场所开展定制化培训20场,做到“有重点、有侧重”。
“我们的培训不仅是理论传授,更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刘伟告诉记者,本年度培训大幅增加了模拟演练和操作考核的比重,学员必须现场规范完成胸外按压、AED操作等关键流程,方能通过严格的结业认证。
这样的培训方式,也让不少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参与“双持证”培训的护理员冯伟琴表示:“原来只会照料生活起居,现在突发情况也能处理,心里更踏实了。”
县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通过建立持证人员动态管理台账、组织定期复训和应急演练等方式,推动应急救护从“拿证”走向“实用”,让更多关键场所具备第一时间“救得了”的能力,不断提升基层应急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