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荷叶蒲漾碧波荡漾,微风拂过泛起粼粼波光。近日,新安镇在舍北村举办的“漾里共话”青年学习交流活动上,10余名返乡创业青年围绕乡村振兴展开头脑风暴。这些带着城市经验、互联网思维回归的年轻人,正在用新业态唤醒沉睡的乡土资源,绘就了一幅“青年返乡、乡村焕新”的生动图景。
“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回农村’,而是要用现代理念重构乡村价值。”“85后”青年钱斌在分享会上感慨。这位放弃杭州高薪工作的返乡创业者,租用了村里的10亩土地,将其变成四季飘香的葡萄、草莓采摘园,这背后是对“农旅融合”政策的精准把握。活动现场,青年们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就“如何让家庭农场连接大市场”展开热议。
“00后”姑娘孙清扬带来的蚕丝被直播片段令在场者耳目一新。她架起手机支架,将长辈们世代相传的拉绵技艺变成“沉浸式带货”现场。“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表达。”她总结的“非遗+电商”公式,为农产品品牌化提供了新思路。2024年,她借助互联网平台,收购蚕茧4000多公斤,售出蚕丝被800多公斤,销售额39万元。彝族青年阿于克布管理的风枵农场冷库,则用“错峰储存、梯度销售”的实战案例,展示了科技如何破解农产品“贱卖烂市”难题。
青春力量正在破圈。这些青年创客的故事正在产生裂变效应。新安镇通过建立“青年创业导师库”,让成功返乡者帮扶新农人;定期举办“漾里共话”,在新安成校开展短视频拍摄和跨境电商培训等,帮助返乡青年掌握新农技,为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