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德清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文明乡风润乡村 幸福家园展新颜
时间: 2025-07-15 来源: 作者: 记者 沈烨冰 文 姚海翔 图 通讯员 姚萍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古老的皮影在光影中演绎今日的“连心议事”,软糯的米糕香气裹挟着邻里关怀送入困难家庭,老槐树下少年们听着老党员动情的讲述……近日,钟管镇沈家墩村精心策划的“文明乡风幸福家园”系列活动火热上演,以创新形式激活传统,用暖心行动凝聚乡情,生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乡村文明赞歌。

  活动伊始,残疾人之家手工坊内,8组亲子家庭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皮影戏创作之旅。幕布上,一位“村民”皮影清晰“发声”:“土地抛荒可惜,不如集中流转!”另一位“村民”则道出心中顾虑。光影交错间,皮影人物你来我往,最终在“村干部”的协调下达成共识,清晰的方案旁白随之响起。这创新的形式,让抽象的村务协商变得直观可感,孩子们看得入神,大人们频频点头,在寓教于乐中深化了对共建家园的理解。

  隔壁的原手工坊内,米香四溢,暖意融融。几名村中长者化身“乡风导师”,带领年轻一代沉浸于传统糕点的制作中。雪白的糯米粉与粳米粉在老师傅布满岁月痕迹的手中调和,填入古朴的木质糕模,点上香甜的豆沙馅。老人们一边示范,一边讲述着糕点背后的文化寓意与昔日生活点滴。蒸锅氤氲的热气中,一块块晶莹软糯的糕点新鲜出炉,参与者们带着这份温热的礼物,分组走访慰问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

  “从前吃不饱,耕地靠牛拉人扛,路是泥坑,房是土坯……”村委凉亭旁的老槐树下,“薪火相传话变迁”主题活动深情上演。1名老党员与6名青少年围坐,老党员布满老茧的手比划着,讲述沈家墩的“逆袭史”。

  “这些活动不是‘花架子’,它们根植于我们村庄治理的日常土壤。”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梅豪炜向记者介绍道。沈家墩村作为全国“股票田”发源地,深谙“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地位。村里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嵌入12条村道命名,路牌既成风景,更让快递精准入户,文明理念悄然入心。

  文明建设更与村民的“实惠账本”挂钩。沈家墩创新推出“文明积分”模式,季度评选“新时代文明户”。“积分超80分,能换生活用品、免费理发,甚至享低息贷款!”村民王烜程细数积分红利。三年来,18户“优秀党员”“文明家庭”“最美沈家墩人”的涌现,让“追文明星”蔚然成风。移风易俗同样动真格:红白理事会严把“文明菜单”,文化礼堂设宴阶梯收费,村干部带头“减餐标、缩范围”。三年来百余场红白喜事“瘦身”操办,为村民减负,为乡风增色。如今,沈家墩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正是其以文明乡风滋养幸福家园最有力的见证。

  “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载体,让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滋养沈家墩的每一寸土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精神动能!”梅豪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