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德清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亲子泥田“趣”插秧 孝贤家风“种”心间
时间: 2025-07-03 来源: 作者: 记者 徐晟昱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禹越镇三林村的一方水田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10余组来自本村的亲子家庭纷纷卷起裤腿,走入田间,在躬身劳作中感受家庭协作的温馨。

  “脚要站稳,腰要弯下去,手指捏住秧苗根部,轻轻插进去。”家长钱烨英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向女儿讲解。

  马上要读小学五年级的曹锐思在旁边认真观摩,模仿妈妈的手势将嫩绿的秧苗插进泥里。“经常听妈妈说起她小时候帮家里长辈插秧的事,今天自己也体验到了,很有意思,也让我真的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时近正午,阳光渐烈,但水田中的热情不减。不少完成插秧的家庭纷纷在田埂上合影留念,记录下这充满意义的劳动成果和温馨的家庭时刻。更有几位孩子将亲手绘制的图画,赠予现场指导的农民长辈,表达敬意。

  “插秧不仅是一项农事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孩子们在劳动中理解‘粒粒皆辛苦’,更能体会长辈养育的不易;长辈传授技艺的过程,本身就是优良家风的有效传递。”禹越镇三林村党委副书记姚芳连说。

  禹越镇三林村素以深厚的孝贤文化底蕴闻名。为弘扬这一传统,村中着力打造“尚书遗风孝贤三林”文化品牌,持续开展“孝贤文化节”“十佳好家风”“十佳孝敬标兵”评选、“新年老人祈福礼”等特色活动,积极推选孝贤典范。这些努力在2017年结出硕果——三林村荣膺“全国文明村”称号,村民戴金祥更是当选浙江省第七届“浙江孝贤”,成为全村学习的榜样。

  “自2013年起,三林村每两年举办一届‘十佳孝敬标兵’评选活动,2017年重阳节,三林村将这一品牌活动升级为首届孝贤文化节,对当届‘十佳孝敬标兵’进行隆重表彰。”姚芳连说,随着孝贤文化日益浓厚,活动越来越丰富,村民的热情也日渐高涨。

  孝贤之风不仅体现在评选表彰中,更化作了村民的自觉行动。曾获评浙江省“最美家庭”的沈云仙家庭便是典范。他们秉承良好家风,不仅家人和睦相亲,更心系乡梓,自愿出资成立“沈家门基金会”支持公益。多年来,基金会持续向镇养老院捐赠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并为贫困地区儿童送去保暖衣物,赢得了乡亲们的广泛赞誉。

  如今漫步三林村,孝贤故事展板、古训格言等文化元素在公园、长廊间随处可见。通过持续的品牌活动浸润,孝贤文化已悄然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百善孝为先”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为乡风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