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德清县雷甸成校的一间手工教室里,十几位来自各村的妇女委员围坐在桌边,学习一项特别的缠花技艺。金线飞舞、丝线盘绕,不多时,一串造型精巧、色泽亮丽的“金枇杷”在指尖成型。
这门看似新颖的手艺源于传统民间技艺“缠花”,课程主讲人是德清县雷甸镇初级中学教师陈红娣与贾建玉。她们引入绳结与缠花等非遗元素,成功开发出枇杷造型的编绳作品。
“枇杷是我们雷甸的名片,孩子们从小熟悉。能不能用线把这份乡土文化编出来,传承下去?”陈红娣回忆起课程创设的初衷。她们最初从零开始自学缠花技巧,夜里练结法、画图样、配颜色,最终设计出既具传统工艺美感、又富地方特色的“金枇杷”样式。
如今,这门课不仅在校内广受学生喜爱,还走出校园,带动起更广泛的群众参与。去年以来,雷甸成校与雷甸中学联动开设缠花编绳公益课程,面向全镇各村妇女委员集中培训。她们学成后再回村组织“妇女课堂”,推动技艺“进村入户”。雷甸成校校长俞洁介绍,“现在很多妇女白天照顾家庭,晚上在家编几个作品就能有收入。这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实实在在的增收路径。”
雷甸成校还成立“共富工坊”,建立统一采购、样式制定、销售回收、计件结算的闭环机制。村民完成作品后可按件获得报酬。在今年枇杷节中,这一串串手工“金枇杷”成了市集上的热门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