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两杯生椰拿铁,一杯不加糖!”近日,洛舍镇砂村村的竹林里格外热闹。在翠竹掩映下,一家名为“竹野咖啡”的新开“村咖”迎来了试营业,竹影、咖香、笑声交织成一幅乡村慢生活画卷。
这家咖啡馆坐落于洛舍镇砂村村一片原生态竹林之中,占地约70亩,四面环竹、步步见景,设计风格自然开放,颇具野趣。背后那段跨越36年的同窗情谊更是令人关注。三位1982年出生的合伙人自小学起便是同学,如今重聚故土,携手创业,希望用一杯咖啡,为家乡注入一份活力。
“当时没犹豫,就想开在竹林里。”合伙人之一钱森杰告诉记者,他曾在广州从事房地产设计工作八年,返乡后亲自操刀,从测量到布局绘图仅用两周时间,就在这片杂草丛生的林地上搭建起了一个四面通透、光影流动的开放式咖啡空间。
另一位主理人嵇壬雅则有多年咖啡从业经验,负责出品与培训。“我们三人都爱咖啡,也想为村里打造一个可以聊天、歇脚、带娃的地方。”她说,“以前觉得村子太安静了,现在能为大家提供一个聚在一起的理由,也挺有意义的。”
试营业期间,不少游客与周边村民前来“打卡”。阳光洒在木桌上,孩子们在林间奔跑,咖啡香顺着竹林飘远,原本清幽的竹野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朋友推荐说有家不错的咖啡馆藏在竹林里,特地从杭州自驾过来,确实不错。”游客蔡先生一边拍照一边说,“比起城市里规规整整的咖啡馆,这里更有味道,安静,又有设计感。”他表示,像这样的“村咖”体验,已经成为不少城市居民节假日出游的新选择。
据了解,竹野咖啡目前正在积极申报青年创业项目,未来还将拓展陶艺体验、亲子游览、竹林研学等复合型文旅内容,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家庭客群走入乡村,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手工艺制作、农产品供应等配套服务,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乡村是我们的根,也有着无限可能。”三位主理人表示,竹野咖啡不仅是一家店,更是连接城市与乡村、青年与土地的窗口。
“竹野咖啡的落地,是我们探索‘青年返乡+村落更新+产业植入’路径的一次有益尝试,也为文旅场景化转型提供了典型样本。”洛舍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丰富的竹林、古村、水漾等自然资源,引导社会资本与青年力量深度参与乡村运营,打造一批兼具文化体验与休闲消费功能的特色项目,构建具有洛舍辨识度的乡村旅游生态圈。
一杯咖啡不只是风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种子。在洛舍砂村村这片竹林里,它正在悄然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