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莫干山通用机场(以下简称莫干山机场)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停机坪5.5万平米,25个固定翼停机位和19个直升机停机位,同时配套建设了6700平方米的机库。运营好这样一个设施完备的机场,需要专业能力过硬、且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青年企业家史恩辉完成跨界转型,如今已经成为莫干山机场的云端筑梦人。
从跑道到云端开启新征程
穿着一件深色冲锋衣,戴着耳机,在莫干山机场,史恩辉总是默默思索着工作中的难题。只要谈及低空经济,他就像遇到了知音,自然而然地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36岁的史恩辉是德清莫干山通用机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从业10年来,他一直和机场打交道。硕士毕业后,史恩辉入职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从事机场工程管理相关工作。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派往落户建德的省通航产业公司,不仅要负责工程建设,还要兼顾通航相关工作。
从跑道到云端,从民航到通航,巨大的变化让他压力倍增。“以前一直深耕在民航体系,我对通航领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多。现在正式融入通航圈子,我必须快速学习,迎头赶上。”作为通航“新兵”,史恩辉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挑战。初到建德,史恩辉便发现,民航与通航有着截然不同的管理体系和发展节奏。由于通航产业尚处发展培育期,市场需求不稳定,专业人才匮乏,机场运营管理难度大。他只能白天深入一线实践,晚上挑灯钻研专业资料。
在建德四年多的时间里,史恩辉逐渐熟悉了通航产业的复杂生态,并构建了实践经验库。正是这些曲折的探索和成长,让他在莫干山机场能够迅速适应,大胆创新,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从单一到多元引领新发展
莫干山机场于2018年10月获得民航华东管理局颁发的A1类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并正式启用。2024年1月,浙江省机场集团下属板块公司浙江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湖州莫干山国有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德清通航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德清莫干山通用机场管理有限公司,2月3日正式托管莫干山机场,史恩辉也随之来到了德清。
部分基础设施需要修缮、机坪积水问题亟待解决、小镇客厅运营陷入瓶颈……德清莫干山通用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莫干山机场包括机场主体和通航智造小镇客厅两大板块。刚一接手机场管理工作,史恩辉便将解决这些困境当作首要任务,马不停蹄地和团队中的党员干部制定各项整改与发展计划。
“近年来,在政策精准供给、市场需求释放、技术迭代突破、产业链群集聚的协同驱动下,我国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现实,从区域探索走向全国布局。莫干山机场要整合产业链资源,挖掘特色市场需求,才能在低空经济发展浪潮中占据优势。”史恩辉介绍,去年,机场引入驻场航司10家,开通低空游览航线2条,共计保障飞行248天,1397小时,16934架次,同比2023年,飞行小时数增长3.6倍,飞行架次增长8.3倍,全年共计接待11802人次,同比增长1.22倍。
一个个攀升数字的背后,拼搏实干的团队砥砺前行。史恩辉表示,今年,莫干山机场在聚焦航空主业的同时,还将拓展“低空+”文旅、应急救援、培训等多元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