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德清构建食安多元共治新格局
时间: 2025-04-17 来源: 作者: 记者 沈烨冰 通讯员 沈怡佳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这份处罚决定不仅参考了法律条款,还听取了我们的意见,体现了对公众关切的重视。”在县市场监管局近日召开的食品安全案件社会意见征询会上,餐饮协会代表对某餐厅违规案的处理方案频频点头。这场由人大代表、律师、媒体记者等15人参与的座谈会,是我县推动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法治化的缩影。今年以来,这样的意见征询会已举办5场,为2起复杂食品案件提供了多维度的社会视角。

  近年来,德清正以创新实践破解食品安全治理难题。在东城时代商圈,网格员李芬的日常巡查总能发现“隐藏角落”。上个月,她在检查一家奶茶店时,注意到操作间角落堆放着未贴标签的原料桶。“这些食品添加剂必须规范存放,请立即整改。”面对李芬的提醒,店主陈先生坦言:“平时忙于经营容易疏忽细节,多亏网格员的专业指导。”依托县市场监管局推出的“市事有我,到我为止”的三全工作法,像李芬这样的食安网格员一季度已发现有效线索128条,推动监管部门发出36份整改通知书,立案查处5起违法行为。

  全民参与的监督网络正在织就。今年56岁的张美华加入“食小二”志愿者队伍后,成了社区有名的“食品安全卫士”。今年3月,她发现某超市散装食品区存在交叉污染风险,通过“德食安”APP上传线索,次日就收到整改反馈。“现在每季度能用积分兑换体检服务,街坊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张美华展示着手机里256分的“食安账户”笑着说。这样的社会治理创新已累计归集线索2800余条,构建起“人人都是监督员”的共治格局。

  从法律专业人士参与案件裁量,到网格化监管消除盲区,再到全民监督激发治理活力,德清通过制度创新将社会力量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县市场监管局新市分局,包联干部、网格员、企业安全员定期围坐商议风险清单;在工业园区,“你点我检”活动让职工为食堂安全打分……多元共治的实践如星火燎原,为守护群众“舌尖安全”探索出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