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远在上海的夏女士收到了县公安局人口管理大队寄出的户籍证明材料,免去了她来回奔波的麻烦。
夏女士已在上海定居,这次为了申请国外长期探亲或旅游签证,需要提交一份自己的出生公证。然而,由于她出生在1996年之前,当时尚未实行《出生医学证明》制度,加上她的户口早已从德清迁出,现在的户口本上已没有父母的信息。
上海当地公证处的公证人员告诉她,出生档案可以到她最初申报户口的派出所调取,但还需要额外证明她父亲与奶奶之间的母子关系。夏女士解释说,她出生后是在乾元派出所申报的户口,而她的父亲当年则是在钟管派出所落的户。“也就是说,我得跑两个派出所,才能办好这份出生公证。”夏女士无奈地说。
而当夏女士向德清县公安局人口管理大队民警胡筱帆咨询时,却得知,在完成户籍档案电子化工作后,德清县已于去年6月推出湖州市户籍档案“一窗通查”服务。这意味着,群众如需查询本人户籍历史档案,只需前往湖州市范围内任一公安户籍窗口,即可申请查询本人在全市公安机关存档的户籍档案,受理窗口将提供查询结果。
“一方面免去了群众多头跑的麻烦,另一方面,当办事人无法确定档案保管地时,通过‘一窗通查’也能快速获取所需户籍资料。”胡筱帆说。当天下午,胡筱帆就整理好了夏女士所需的资料,寄往了上海。
据县人口管理大队大队长陈志荣介绍,办事群众除了前往县内任一户籍窗口提交申请外,也可通过“浙里办”APP,查找“户籍事项证明”,在线提交申请,或通过“德清公安”微信公众号的“智慧服务”栏目中的“e警务”,选择“AI”文字对话、电话或视频面对面咨询。
事实上,户籍档案作为需求最广泛的证明材料之一,实现“一窗通查”后,不仅提升了便民服务质效,也大幅提高了部门间的工作效率。
“以遗产继承为例,户籍资料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只要公证处与公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我们就能一键为办事群众整理好所需材料。”县公证处主任丁海鸿告诉记者,通过与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医疗保障局等多个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县公证处已建立了“公证+身后事涉财查询处置”联办机制,让“查询难、处置难”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