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是我多年来追求的梦想,也是我最引以为傲的事。”今年是周桃兰从事教育工作的第16年,时间如梭,她却依然记着初登讲台的体验。
在第39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让全国教师深感振奋,也让周桃兰备受鼓舞。“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作为教育领域的政协委员,她今年就提出了要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建议。
据排摸统计,截至目前我县在编教师3873人,在校学生73729人,师生比约为1:19,远高于上海、北京的1:8,以及省内杭州、湖州市区的1:13,教师队伍的压力日益增加。面对当前教育大环境存在教育商业化等问题,如何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为德清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县域高质量发展全优生助力?
周桃兰建议,要将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全局谋划,以教育家精神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让教师不仅会教学,更会教育。她说,作为教育家精神引领的新时代教师,要让孩子们在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找到一技之长,为他们引好路、筑好梦。“很多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付出着,他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时代需求面前,周桃兰时常在思考,教育工作者该如何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她主张,建立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把培育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要求切实贯穿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阶段、各方面,将教育家精神纳入师范生培养、教师职后培训、教师职业发展各环节。
周桃兰告诉记者:“16年过去了,德清教育日新月异。而不变的是,作为县政协委员中的一名,我带着同样的责任和担当,深感使命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