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无中生有”的飞越 德清正在崛起千亿规模的零磁产业链
时间: 2025-01-17 来源: 作者: 记者 沈宇翔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走进位于莫干山高新区的零磁装备(德清)有限公司,一台台心磁/脑磁成像设备正在组装落地。企业总经理王伟微笑着说,公司已布局4条心磁/脑磁成像设备生产线,形成年产300台设备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设备中各个主要零部件均产自德清,这是名副其实的“德清制造”。

  从无到有,一个剑指千亿规模的零磁产业链,正在德清崛起。

  零起点上的产业拓荒

  一座城市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跟其能否精准把握新兴产业机遇、构建优质营商环境、汇聚高端人才资源等因素有着莫大关系。十多年前,德清“无中生有”培育了地理信息产业,而今,地磁产业同样在这里开启空白到繁荣的征程。

  实现“零的突破”,创新精神和机遇缺一不可。于德清而言,发展地磁产业并非偶然,而是县委县政府前瞻布局、凭借敏锐的产业洞察力挖掘新兴领域潜力,同时依托良好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保障吸引产业链企业聚集,多种要素协同发力的必然结果。

  去年8月,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落地莫干山高新区,成为地磁产业发展的“智力引擎”和“创新源泉”,也是德清一直致力于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零磁装备(德清)有限公司的车间,记者见到的心磁成像设备在外形上与核磁共振仪无异,但相比于后者动辄几千万元的费用,前者价格仅需数百万元。“心磁成像设备完全依靠人体自身磁场进行测量诊断,可以进行低成本、无辐射的快速检测,满足疾病快速诊断、日常健康监测的需求。”王伟介绍说,未来,企业将针对心梗、脑梗等疑难疾病,研发配套检测系统,及可穿戴式监测设备,这有望成为千亿级的未来产业。

  跨界融合的新兴赛道

  聚焦“地球磁场模拟与监测系统”是研究院的首要任务。

  这包括构建“科学-技术-产业”全链条创新的新体制机制,谋划“天空地海磁场监测系统”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和未来产业布局,实现技术创新链“1到10”和产业创新链“10到1000”的对接。

  “高大上”的地磁产业看似遥不可及,实际上,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据介绍,地球上万物都有磁场,如果能够精确地捕捉到身体发出的磁信号,就能够绘制出器官的三维磁图,帮助医生更迅速地判断病症,但人体磁场极其微弱,心脏的磁场约为地球磁场的百万分之一,而大脑的磁场仅为地球磁场的亿分之一。因此,人体磁场很难测量,专业上把像人体磁场这样难测量到的磁场称为极弱磁场。

  成就“1的飞越”,项目和人才至关重要。去年2月,零磁装备项目、光腾激光技术项目等四个博士团队领衔项目进驻国际地信城,标志着我县地磁产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当下,研究院正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全力论证建设“地磁”大科学设施的同时,也将积极培育地磁信息相关未来产业,打造“科学-技术-产业”的全链条创新范式,助力德清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磁力汇聚的创新高地

  去年以来,从基础材料研发到核心部件制造,再到终端产品应用,德清正逐步构建起完整且高效的地磁产业生态体系,不仅能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将成为行业内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成立不到半年的国器(德清)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首条生产线,在手原子磁强计订单已有700多支,年产值约1500万元。同样成立不久的光腾激光技术(德清)有限公司已生产半导体激光器等产品300余件,销售额超500万元。德清晟泰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已生产各类磁屏蔽器部件产品500余件,销售额超1500万元。这样的创新创业故事在德清不断上演。

  刘易是通信工程专业的硕士,去年6月入职零磁装备(德清)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算法工程师。“这里产业发展氛围浓厚,我希望能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为德清地磁产业发展作出贡献。”正是得益于产业集聚优势,如今,德清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纷至沓来。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已入职2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接近80%。

  着眼未来,德清也将一如既往服务好、保障好研究院运行,加速打造创新生态圈,不断增强人才、技术、项目等方面的吸附磁力,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磁产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