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130余亩“巨型稻”进入收获季
时间: 2024-11-26 来源: 作者: 记者 沈烨冰 通讯员 谢伟勇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新安镇“巨型稻”已经进入丰收季。记者来到新安镇舍北村稻虾共生试验田项目现场,“巨型稻”的丰收让该项目负责人孙水根安心了不少。

  今年5月,“巨型稻”在新安镇舍北村种下,第一次试种新品种,村民们既期待又忐忑。如今,130余亩“巨型稻”已经完成收割,陆续进行着脱壳、烘干、测产等工序。孙水根透露,“巨型稻”今年第一年的试种产量,估计将达到400公斤至500公斤。“第一年试种,我们还是走了一些弯路。”孙水根说,“巨型稻”第一年的丰收给了他信心,来年将继续改良种植方式,让“巨型稻”更高产。

  何为“巨型稻”?顾名思义,水稻的“身高”较高。孙水根告诉记者,“巨型稻”在成熟期基本能达到1.5至1.8米的高度,有的甚至接近2米。因为“个头”较大,秧苗就有20多厘米,“巨型稻”在种植时只能依靠人工。较长的身形对生长环境也有要求,比如,巨型稻田的田埂要比普通稻田高得多,普通水稻的田间蓄水深度大约是30厘米,而“巨型稻”蓄水约有80厘米。因为分蘖能力强,“巨型稻”株距一般在50厘米左右,普通水稻的株距仅为10到30厘米。

  “巨型稻”个子高、块头大,种植的最大风险就是倒伏。孙水根告诉记者,从试种的情况看,其抗倒伏的能力较强。“前段时间大风大雨,‘巨型稻’还是笔直地挺立在田间。”经过一年的试种,他发现“巨型稻”种植条件与普通水稻无异,对水质、气候和土壤其实都没有特别要求,播种、收割时间基本同步,管护方式也相同。

  丰收的喜悦不仅来自“巨型稻”,更来自稻田里的青虾。该试验田采用了“‘巨型稻’+青虾”模式。因为“巨型稻”放水深,种得稀疏,青虾的活动空间很大。相比常规稻,在“巨型稻”里套养,青虾养殖量更大。“巨型稻”结实高大的茎秆,为青虾提供了躲藏的屏障。青虾起到耘田、除草、减少病虫害、增肥的作用,排泄物也成为水稻的肥料。

  目前,“巨型稻”已经完成了收割,青虾还需要生长一段时间,才进入最佳上市期。孙水根说,这次的稻谷收割采用了人工的方式,只割了稻穗,剩下的稻秆,还可以作为鱼虾蟹的食物。部分水稻还会发芽生长,可以收一季再生稻。

  “再过近两个月,稻田里的青虾就进入了最肥美的时候,可以大量上市。”孙水根透露,根据此前的估算,巨型稻田每亩可产青虾15公斤,按市场批发价每公斤140至160元,仅青虾一项每亩便可销售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