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文字:   打印

“90后海归”返乡创业 “数字游民社区”扎根莫干山
时间: 2023-12-29 来源: 作者: 记者 陈明月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柯婷晔(左一)

  沿着304省道行驶,进入莫干山镇后坞村后拐上几个弯,可以看到一幢五层高的洋房掩映于几棵银杏树后。这里是德清首个数字游民社区,名为“MOOKE&Co”,又叫“木可合作社”。

  主理人柯婷晔热情开门迎接,屋内还有几名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正在办公、聊天。虽然是工作日,但木可合作社处于满房状态。

  留学八年归乡创业

  打造“数字游民社区”

  “一楼是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场所、共享厨房、客厅等,楼上是客房,顶楼还有可以活动的露台。”柯婷晔带着我们一边参观一边介绍。

  木可合作社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共有18间客房,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计划12月中旬正式对外营业。在这里,既有私密的居住空间,又能拥有深度和自由的社交关系。

  “最早接触‘数字游民社区’是我在国外留学期间,看到这种‘共居共创+共享办公’的全新生活方式很受年轻人欢迎。”1994年出生的柯婷晔是德清本地人,曾在澳大利亚留学八年,三年前结束学业后她便回国发展。“莫干山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都很优越,我想在这里打造一个这样的物理空间。”

  事实上,“数字游民”这个词汇最早出自日立公司前CEO牧本次雄的著作,他指出,互联网技术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移动办公会模糊工作、休闲、家庭和旅行之间的界限。在今天,尚没有明确数据证明中国有多少数字游民。

  这个深受年轻人欢迎的“社区”,“前身”是被闲置的农村信用社。三年前,柯婷晔将其盘活利用后,按照数字游民的基础需求对这栋楼的内部进行改造布置,完善配套设施,将其打造成了数字游民共居+办公的空间,取名“MOOKE&Co”。

  “我们的概念主要是四个‘co’:co-working(共同工作)、co-living(共同生活)、collaboration(合作交流)以及connection(多维连接)。”柯婷晔介绍,“我希望大家踏进木可后,能马上感受到自由随性、温馨舒适的氛围,仿佛走进了‘家’里。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希望留住更多年轻人

  让莫干山不止于“民宿”

  把工位搬进秀丽山水之间;一出门就可以体验露营、慢跑、骑行以及溯溪等一系列户外活动;拥有诗和远方的同时做着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工作……这样的新兴生活方式,木可合作社的人们正在体验。

  其实,将一个具有先进、前卫概念的现代社区搬进山里,柯婷晔还有更深一层的“私心”。

  “我小时候经常来莫干山度假,在这里有很多美好回忆。我觉得莫干山未来不只是民宿代名词,而是能够迭代升级成生活目的地。”柯婷晔也发现了当下乡村民宿行业存在供给过剩的问题,且同质化严重、缺乏地区特色。因此,她将喜爱的现代社区文化和自然乡野生活相结合,把木可合作社打造成一个窗口,来这里的人可以透过这个窗口看到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相比各类高端民宿,木可合作社的标签是“性价比”“年轻化”等,在这里,每位入驻的成员都可免费享用早餐、工位等。“除了房租,他们消费不多就能过得比较舒适。”柯婷晔说,这也是大部分社区成员来了就不想走的原因。

  在柯婷晔看来,运营数字游民社区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她负责搭建一个物理空间,让大家自主碰撞交流。按照这样的运营理念,平时社区的活动都是由入驻成员随机自主发起。从休闲娱乐到学习交流,各类活动精彩纷呈。通过这种随心随性的自主联结,不少人在社区收获了友情。

  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看到来自青岛的“数字游民”小许(化名)正和大家告别,他们互留了联系方式,计划不久后再来莫干山相聚。

  “我希望能在后坞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圈,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莫干山。他们不只是来度假,而是来生活。”柯婷晔表示,她在后坞村埋下了这颗种子,期待未来能够生根发芽,并深深扎根于莫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