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文字:   打印

改革惠民生 开放促发展 以高水平全面小康展示“重要窗口”美丽风景
时间: 2020-09-21 来源: 作者: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是我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也是浙江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十八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宁波寄予厚望:“必须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努力在新一轮的竞争和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今年3月29日,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最吃劲的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又来到宁波调研,深情勉励:“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定位新时代,对照新要求。宁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放创新,普惠共享,通盘谋划,精准落子,成就斐然。宁波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小康之路砥砺前行,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谋长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实施“八八战略”,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宁波发展,奋力书写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宁波答卷。

  一、宁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斐然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只有把最大的资源和最大优势这两个作用都发挥到极致,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早在十八年前,习近平同志为宁波发展指明了总方向。十八年来,宁波用足用好港口资源和开放优势,探索先行、加速发展、全面开放、战略转型、再度出发,走出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全新道路,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如今,宁波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为新时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生动实践和鲜活样本。

  (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创新转型成效明显

  2019年,宁波GDP港口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一,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宁波的发展事关全省发展大局”,“要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如今,宁波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创新转型成效明显。2019年全市GDP达到11985亿元,总量位居中国内地城市第十二位,人均GDP达到20752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73:1,位居全国前茅;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外贸出口居全国内地城市第五位,进出口额占全国比重位列前茅,稳居全国外贸第一方阵。

  “宁波发展制造业的条件很好,完全可以在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中获得较大的利益。”在习近平同志富有远见的战略指引下,宁波勇当排头兵,将制造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陆续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走制造强市之路。

  目前,宁波工业企业逾13万家,涵盖35个工业行业大类,拥有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20家。累计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9家,数量稳居国内城市首位。全市有308家市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其中198家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56家企业位居全球第一。

  民营经济万马奔腾,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宁波迈入市场主体超百万户城市行列,其中民营企业创造了全市63%的地区生产总值,62%的财政收入,提供了85%的就业岗位,共吸纳就业人口450万人。宁波17家民营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市公司总数达98家,居全国城市第8位。

  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国际影响不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宁波等地古港就是记载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宁波推出的海上丝路贸易指数提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方案”,提升我国在国际航运和贸易领域的全球话语权。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17+1”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联动创新区获批建设。2019年宁波自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329.3亿美元,全国排名第八,出口额已超越广州。宁波舟山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1.2亿吨和2753.5万标箱,均保持全球第一位和第三位,造就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一带一路”枢纽城市地位基本确立。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箱量占外贸总箱量的六成左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吞吐量占全港货物吞吐量的四成左右。

  (二)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乡融合走向纵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宁波走出了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2019年宁波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6%)。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深入实施,中心城区面积从2462平方公里扩大到3730平方公里,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里程分别达到378、96.9、567公里,百兆光纤实现城乡全面覆盖。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国样板,入选我国首批5G试验网城市。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海绵城市国家试点项目完工,建成项目181个。

  在宁波,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要素流动顺畅,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一体化发展”“普惠共享”……城乡融合发展成了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宁波乡村振兴发展指数86.8分,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农村饮用水水安全覆盖率已达99%,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达标率为100%。加快培育新业态,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淘宝村数量全国城市排名前十,三个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浙东红村”余姚梁弄横坎头村紧抓“红色资源”,通过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然是革命老区率先奔小康的典范,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村。

  (三)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绿色转型全面推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波坚定做“两山”理念的践行者,积极创新转化通道,把绿水青山做成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大力实施清洁空气行动,2020年6月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五年累计下降45.65%,超额完成规划目标。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零直排区”。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在全国同类临港型工业城市中居前列。2019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为18.6立方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立方米)。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清运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生态系统治理修复能力提升。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城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4.27平方公里,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东钱湖纳入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渔山列岛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环境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实现全市1929条省市县乡四级河道“河长制”,19个湖泊、406座水库“湖长制”,市、区、镇“滩长制”全覆盖。

  (四)人民福祉枝叶关情,扶贫协作扎实推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期许殷殷,奋斗未有穷期。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在宁波得到长足发展。2019年宁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98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733元)近一倍;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3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77:1,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4:1),连续16年呈现缩小态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90.32分,可持续发展水平居浙江省首位,率先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

  社会保障覆盖面大幅拓展,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82%和99.58%。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创新之举给居民带来实惠,打造医责险、巨灾险等全国知名品牌。健康养老水平明显提高,每千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居浙江省首位,人才净流入量连续两年居全国城市第二位,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连续10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蝉联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首批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荣获浙江省平安建设最高荣誉“平安金鼎”奖,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目前,全市共有普通中小学736所,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录取率达95.41%。2019年,全市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28.72万人,公办学校接纳比例达83.29%。家门口的学校办学条件越来越好,教学质量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指示要求,在宁波得到充分落实。

  医疗资源普惠共享。实现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区(县)市、乡镇全覆盖,成为首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宁波云医院项目获得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奖电子卫生类别大奖。宁波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场考核中,总成绩名列全国第一。公共设施持续改善,新建小区、公园绿地、街道社区配建体育场地面积三项指标全国领先,宁波城市开放厕所人均拥有量排名全国第一。

  东西部扶贫协作扎实推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对口帮扶一个都不能落。”宁波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结对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截至今年6月,宁波累计投入吉林延边州、贵州黔西南州财政援助资金21.19亿元;结对帮扶,智志并扶,实施帮扶项目802个,惠及贫困人口49.61万人次。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感恩白茶基地项目,种植面积从2000亩扩大到1.08万亩。在宁波南部商务区打造“山丘市集”消费扶贫综合体,成为全国首个消费扶贫街区。宁波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援藏、援疆等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以过硬的工作成果向党中央、向受援地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五)文化事业亮点频出,文化服务不断改善

  目前,宁波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指标走在同类城市前列,全市所有县(市)区实现了浙江省文化先进县“满堂红”,其中鄞州区、慈溪市、镇海区分别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乡群众文化满意度连续6年在85%以上。全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均衡,文化站和基层文化宫平均面积分别达到5580平方米和767平方米,每千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过300平方米,位居浙江省前列。通过举办中国(宁波)农民电影节、中国(宁波)智慧城市博览会、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阿拉音乐节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宁波成为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城市。培育文化产业品牌企业,全市上亿元文化企业110家,前10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亿元,6家文化企业入选省重点文化企业。

  文艺创作成绩斐然。注重挖掘宁波本土元素,涌现出歌剧《呦呦鹿鸣》、《红帮裁缝》、音乐剧《告诉海》、、甬剧《宁波大哥》、越剧《烟雨青瓷》、姚剧《王阳明》、、舞剧《花木兰》等一批文艺精品。近五年来,有8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增进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夯实“一带一路”民意基础,筑牢民心相通之桥,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宁波拥有120多处海上丝绸之路遗存,40多万海外“宁波帮”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阳明文化等蜚声海内外。宁波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出“一都三城”(东方文明之都,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影视之城)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经贸等领域上千项文化活动,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向更宽领域延伸拓展,让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让民心因交流而相通。

  (六)重大改革不断推进,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最多跑一次”改革牵引作用充分发挥,形成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体系,市场主体满意度全面提高,宁波营商环境的市场化、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程度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

  简政放权改革成效显著,城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19年宁波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居全国第三,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全国第十。实现41个公民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上线联办,亲人身后事等一批“一件联办”全国领跑。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构建“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服务体系。首创“非接触性”执法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重大项目生命全周期、区域全覆盖的风险防控“镇海炼化”模式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批示肯定。

  乡村治理体系取得重大进展。基层自治成全国范例,象山县“村民说事”、宁海县“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入选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同时还涌现了“小板凳工作法”、书记一点通、“圆桌夜谈”等具有宁波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

  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宁波充分运用“全周期管理”思维,按照疫情发展进行全过程跟踪,从社区管理、信息监管到复工复产等环节形成科学闭环,实行属地防控、社区防控,不断细化群防群控精准度。同时,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硬核”科技,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宁波还率先出台全国首个保险支持防疫复产专项政策,小微企业“一人患病全厂隔离”可获赔10万元;在全国率先执行、落地中央疫情防控财政贴息政策;在全国较早出台“18条措施”帮扶中小企业渡难关,交出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高分答卷。

  借鉴国家统计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涵盖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五大领域,宁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实现度为94. 97%,有31项指标已达到或超过高水平全面小康目标值。

  二、宁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经验

  (一)放大开放优势,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不断迸发经济活力

  “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宁波依托港口之利、开放之先、制造之强、民企之多,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发展为经济大市、从商埠小城蜕变成国际港城、从贫困迈入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港口兴则宁波兴”:潮起东方,通达全球,港口让宁波从商埠小镇拥抱全球化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宁波舟山港的生产从未中断,保持平稳运行,展示出东方有大港,立命为生民的责任和担当。

  21世纪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指出:浙江港口可以发展成为全国之最甚至世界之最。2005年12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授牌仪式时说:“今后的大手笔建设,一个浓墨重彩之处,将是在港口建设方面。港口建设的重点,将是在宁波、舟山‘一体化’之举。”2006年1月,“宁波-舟山港”名称正式启用,宁波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中心、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相继建立,世界第一大港的框架开始形成。当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首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首破700万标准箱,习近平同志在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亲自按下了第“700万”箱起吊按钮。从此,宁波舟山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崭新时代。

  2015年9月,宁波舟山港集团揭牌成立,两港进一步实现了以资本为纽带的实质性一体化,港口资源利用集约化、港口运营高效化、市场竞争有序化、港口服务现代化让宁波舟山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崭新时代。2017年12月,宁波舟山港已经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跨越“10亿吨”大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61万标箱,增幅位居全球20大港口第一,千亿元的GDP在这里产生,数以十万计的就业岗位在这里创造。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时的设想,宁波不仅要大力发展港口,更要走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道路,打造辐射长三角、影响华东片的‘港口经济圈’。”18年来,宁波按照总书记亲自设计的航道和擘画的蓝图,不断推进港口辐射半径的最大化、港口功能的最大化、港口经济的最大化,使之成为宁波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动力总成”。海向方面,加强与省内港口的互联互通,不断深化与长三角城市和国内沿海港口的合作;陆向方面,积极发展“无水港”和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进一步把港口的影响力和揽货能力延伸到内陆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宁波舟山港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致力于打造全球“一带一路”最佳结合点。

  在建设国际强港的过程中,宁波更高度重视港口服务特别是高端航运服务,率先推出了衡量国际航运和贸易市场行情的综合指数——海上丝路指数,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了“中国方案”。2015年,海上丝路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在波罗的海交易所官网发布,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访英期间中英双方达成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中国航运指数首次走出国门。

  “城因港兴,港因城立”。把握港口城市发展演变普遍规律,推动港城同频共振、协调发展,这是宁波的来时路,也是新方向。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宁波具备各种条件”:“单项冠军”闻名全国,“宁波制造”中流砥柱

  2004年,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宁波具备各种条件,现有基础也不错,发展趋势更是看好。宁波抓住入世之后的制造业全球化契机,继续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及港口贸易。与此同时,为加快经济转型,宁波先后发布实施了工业升级和“1+6”政策文件,全面推进“两创”倍增计划,通过传统产业的内部创新,光电一体化、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高新技术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宁波更是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医疗设备等领域成为宁波向高科技产业转型的突破口。

  同时,为了应对资源、环境、要素等方面的制约,宁波开始加大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全面实施“四换三名三创”工程及“降耗增效服务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等专项行动,加速落后和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淘汰或整治,加大对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2016年,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2017年,宁波随即启动实施单项冠军培育三年攻坚行动,通过加强示范引领和政策支持,引导企业长期专注于企业擅长的领域,树立“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走“专、特、优、精”发展道路,尤其是在芯片、控制器、减速器等核心元器件领域,进一步强化单项冠军的培育。通过三年的培育,成效显著。

  从2018年起,宁波开启“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的新征程,通过产业提质扩量与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攻关两条战线一体推进,目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这是宁波市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基础上提出的新目标。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宁波实现了从工业小市到工业大市、工业强市的转变,不仅产生了雅戈尔、奥克斯、均胜电子等一批制造业500强企业,更是诞生了“3位博士成就3家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创业传奇。百年制造,先声之地;实业兴邦,只争朝夕。宁波万亿GDP,制造业撑起半边天,“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闻名全国。

  3、“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百万民企竞相奔涌,宁波民营经济活力四射

  宁波的发展与民营经济息息相关、血脉相容,对推动宁波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起着巨大作用。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考察中小型民营制造业企业时指出,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市,发展民营经济的这条路,宁波一直在走,也一直在探索。1993年11月,宁波批准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开始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自此,宁波民营经济逐渐从以乡镇集体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为主的模式转型成经济外向度高的企业,根据宁波实际情况和环境趋势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发挥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宁波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推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宁波25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出台“降本减负‘新十条’”、“优化营商环境‘80条’”,从降本减负、金融服务、营商环境、扩大投资、创新资源配置、开放环境、法制环境等多个方面,保障宁波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雅戈尔集团是宁波民营企业发展的典型样本。从一家濒临倒闭服装厂发展成为资产千亿、销售收入千亿、多元并进、专业化发展的综合性国际化企业集团,为5万余名员工创造了就业机会。民营企业也为每一个人创造着“诗和远方”,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助推器。奥克斯集团兴办医院,富邦集团建造体育馆,还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卫生和社会工作等领域。

  4、“始终把对外开放摆在突出位置”:宁波外向型经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屹立东方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听取宁波工作汇报时曾指出:始终把对外开放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宁波按照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的外贸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2006年,宁波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圈”的同时,企业积极开展“走出去”,在对外劳务合作、境外投资和境外工程承包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飞跃。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宁波受到外部需求萎缩的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在此背景下,宁波开始积极优化对外开放政策,拓展进口增长优势,优化外资利用结构,提升服务外包、离岸业务等服务贸易水平。

  开放平台载体的培育也被放到了高的位置。在已有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到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基础上,宁波抢抓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政策红利,抓紧建设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和“17+1”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了梅山保税港区、宁波杭州湾新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逐渐成为宁波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产业发展的集聚高地、经济转型的核心区域和城乡统筹的先导区域。

  中美贸易战以来,形势变化莫测。在宁波,直接或间接从事外贸行业人员超过200万人,稳住宁波外贸基本盘,就能稳住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局。宁波选择直面危机,未雨绸缪,率先出台“稳外贸十条”,得到国务院领导认可;积极参与进博会,达成意向采购规模位列全国交易团第五、计划单列市第一;出台一系列跨境电商等创新举措,全国累计1660.6万人次从宁波购买了跨境进口商品。

  2019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计划,聚焦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优质商品进口、转口贸易等七大领域,实施“个十百千万亿”六大专项行动,目标形成先进制造业与国际贸易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

  新冠肺炎疫情没有阻碍宁波外贸发展的脚步。宁波主动转型,大力开展出口转内销。目前,进出口额排名前40的宁波外贸企业,都搭建了相应的内销团队,网店、直播电商等方式迅速崛起。

  (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以实干精神促深化改革,持续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多年来,宁波积极稳妥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推进思想解放,始终保持渐进务实,不断引导各类主体激发发展动能性,以改革创新带动小康建设普惠共享。

  1、“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体制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政策体系,建成服务型政府

  2002年,习近平在宁波考察调研时要求,继续优化投资环境,按照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积极探索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途径,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体制环境。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宁波坚持问题导向,对标世界一流标准,加快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持续精简事项,推进办事标准化。将行政许可事项应放尽放,建立统一规范的精细化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目录,推进“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打通数据共享,推进审批智慧化。加强基础数据库的一体管理,推动数据高质量应用,健全覆盖全市、部门协同、市级统筹的证照电子化应用体系,推进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开通网上办理,推广“浙里办”“浙政钉”应用。

  强化提速增效,推进环境最优化。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快速审批制度改革、商事领域便利化规范化改革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体系改革,更好促进利企惠民。

  宁波不仅营造了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而且还为经济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2018年,市委市政府发出“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号角,陆续实行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行动、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实施“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和“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

  2、“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探索基层治理新方式,“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近年来,宁波先后出台《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决定》《关于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等文件,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村民说事、“俞复玲365社区服务工作法”等一项项治理办法,从制度层面保障了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全国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坚持法治为本,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中,围绕“五民主三公开”,注重运用法治方式促进基层自治,创新乡村管理机制,依法保障和落实村民的选举权、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

  创立“村民说事”制度,完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由象山首创在全市推广建立了“村民说事”制度,通过“村民说事、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等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形成了以“说、商、办、评”为核心内容的制度体系,搭建起了协商民主新平台,构筑了村务管理、决策、治理、监督的全流程,走出了一条共商共信、共建共享的治村理事新路子。

  实施“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建立责任界定明晰的乡村管理制度。在建立小微权力清单的基础上,全市乡村对所涉及的每一权力事项都构建形成决策、运行、评估、修正等权力规范体系,并绘制了权力行使流程图,让乡村权力事项在阳光下运行。

  引导群众建章立制,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015年3月,宁波市把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推进村民自治的重要基础,全面推动修订完善工作,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3、“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疫情期间宁波城市全周期管理,交出应对公共危机的高分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疫情发生以来,宁波充分运用“全周期管理”思维,按照疫情发展进行全过程跟踪,从社区管理、信息监管到复工复产等环节形成科学闭环。

  宁波把满足市民群众和企业复工复产的需求,作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宁波按照“复工图”与“疫情图”精准匹配的要求,及时出台《宁波市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管理实施细则》,全面实施“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机制,有序推进分区分级复工。在畅通产业链、政策链、用工链、创新链、资金链上,宁波精准施策、动态更新,将政策制定跑在受困企业前面。

  宁波运用5G、大数据等“硬核”科技,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市公安局、市卫健委联合成立的数据管理工作专班,实时推送需重点管控的人员数据至乡镇街道,实现了精准、高效的动态管控;防控卡点自助登记系统的推行,使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孤岛”问题得到解决,实现对来甬人员的全面管理。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宁波建立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全周期管理”体制和机制,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点状管理,有效提高了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从而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四知”宁波精神,大力推动城市文化发展改革创新

  一个民族要有文化自信,一个城市也要有专属自己区域的精神符号和文化特质。生活在东海之滨的宁波市民,逐步摆脱了单一物质上的要求,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困难相互扶持,追求幸福不落下一个。

  1、“进一步繁荣港城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改革与创新为驱动,产品与设施为重点,均衡与效率为目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纵深发展

  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宁波考察调研时指出,继续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尤其是开展区域性连片创建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文明的社会秩序,展示文化大都市的新形象。

  宁波坚定不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开展文明城市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化、社会化、市场化,全市公共文化体系基本建成,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五连冠”。

  宁波从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入手,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构建县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了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机制。不断丰富多元化产品供给,引导文化消费,推出宁波文化卡,满足群众发展性文化需求。构筑“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均衡布局基层公共文化设施。

  2、“要充分发挥宁波的人文优势,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文化大市,努力建设创新型、学习型城市”:建设“文化宁波”,进军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

  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宁波考察调研时指出,宁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要充分发挥宁波的人文优势,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文化大市,努力建设创新型、学习型城市。宁波立足现实基点,提出建设“文化宁波”,进行“书香宁波”“影视宁波”“音乐宁波”“创意宁波”四大建设。2016年宁波荣膺“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宁波打造天一阁品牌,建成国际性高端文化论坛“天一阁论坛”。推进宁波音乐港和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设,加快音乐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在线音乐教育、高校音乐教育、民间音乐教育。完善影视创作、拍摄、制作、放映等产业链,推动影视业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发展,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影视名城。

  没有文化的小康,就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对标新的历史方位,宁波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道德风尚建设高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四)城市反哺乡村,乡村多元发展,积极推动乡村振兴进入更高层次,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全国样板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短板仍然在农村,难点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宁波不断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城乡一张图、全市一盘棋”,让农村人口“聚”起来、基础设施“联”起来、公共服务“合”起来。

  1、“宁波城乡和区域的发展都比较平衡”:围绕城乡融合发展总方向,落实全面帮扶行动,以服务均等推进城乡融合,城乡实现均衡发展

  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宁波考察调研时指出,宁波城乡和区域的发展都比较平衡,要大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优势和活力,进一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大都市的文明和生活。

  近年来,宁波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加快城乡融合,全面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优化城乡规划布局,全面推进美丽城镇建设,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从城镇环境由“脏乱差”到“洁序美”的华丽转变。

  推进乡村创业就业,引导高层次人才、“农创客”、乡土专家、乡贤等各类人才投身乡村产业振兴。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特色农业、红色旅游、绿色产业,分别扶持滕头、横坎头村3000万元建设美丽田园综合体项目。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全市16周岁以上户籍人员养老参保率达98.3%。

  宁海的艺术振兴乡村行动从人民大学、中国美院、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大学等10所高校招引30支艺术团队,吃住在村,带动村民一起设计、制作,200余名村民迅速成长为艺术带头人。

  宁波鄞州区“家院互融”养老服务体系入围2019年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专家点评会的案例。家院互融从政策体系、服务融合、社会参与等多个维度构建,致力于打造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破解农村养老难问题。

  2、“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构建乡村产业发展大平台,把握乡村资源禀赋,以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进入高级阶段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宁波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按照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工作要求,全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和闲置农房激活利用,以实绩考核第一名的佳绩蝉联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

  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产业振兴。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宁波围绕产业发展大做文章,深入实施“152211”工程,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品牌强农战略,4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的回信中,肯定了党员的带头作用以及发展红色文化的做法,并殷切希望横坎头村“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浙东红村”横坎头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然是革命老区率先奔小康的典范。横坎头村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党员带头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樱桃、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结合红色旅游、绿色农业,鼓励引导群众通过经营“农家乐”,实现增收致富。

  (五)坚持生态立市,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经济体系,凝聚全市生态合力,打响“宜居宁波”城市品牌

  2004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人代会宁波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既要GDP,也要看绿色GDP”,“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宁波按照总书记“要看绿色GDP”的总要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市重大战略部署来抓,牢固树立“生态立市”发展理念,把发展生态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生态市建设的核心任务,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加速培育绿色产业,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在节能工作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加强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园区集聚集约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找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点,不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绿色低碳经济格局。

  宁波累计已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镇海炼化等4个项目成功申报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五大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全覆盖”,入围数量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宁波石化开发区作为国内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成功创建宁波首批污水“零直排”园区,被评为工信部第一批绿色园区。

  十多年来,宁波坚决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采用政府带头、全民参与的方式,多形式在全社会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弘扬生态文明道德规范,把环保行动规范写入民规民约;营造以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等“绿色细胞”为主体的绿色文化;倡导以绿色将消费、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为内容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全民参与、全民行动、共建共享,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

  宁波市宁海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实践创新基地。2019年全国“两山”发展指数百强县排名,宁海县名列第二。宁海县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途径,形成了美丽河湖经济带、全域能源清洁化、全域旅游富民、步道经济等具有宁海特色的“两山”转化模式,积极壮大绿色休闲、银色养老、古色文化、碧色山泉、蓝色海湾、彩色田园、特色民宿等“七色美丽经济”,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

  (六)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以人民为中心,民生小事,小康大事。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在宁波得到长足发展。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听取宁波工作汇报后指出,高度关注民生,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十多年来,宁波坚决落实总书记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保障民生,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行“应兜尽兜,应保尽保”,开展“健康宁波”、“平安宁波”建设,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不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在学前教育方面,宁波通过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加强配套园的管理,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确保各区县(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例达到8%以上。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梯队建设,全市标准化学校达标比例为99.1%。

  加强政策支持,狠抓基本民生。宁波通过政策扶持、扩大资金投入,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主体发挥作用等措施,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率先将“医疗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建立低保边缘家庭救助制度。

  持续推进“健康宁波”建设。专门印发《健康宁波2030行动纲要》,出台《健康宁波考核办法(试行)》,将全市各部门、区县(市)以及乡镇(街道)健康城镇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

  持之以恒推进“平安宁波”建设。围绕大稳定、大安全、大整合、大联动的工作理念,持之以恒推进平安宁波建设,走出了一条以平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平安建设宁波路,不少“宁波经验”成为全国样本。

  三、宁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使命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宁波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成绩,不负总书记之托。今天,从“十四五”时期到本世纪中叶,宁波将全面开启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以“打头阵,作先锋”的昂扬姿态,以打造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名城名都”为目标,不断争创新的优势。

  (一)深刻认识宁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内外环境

  从“十四五”时期到本世纪中叶,宁波发展的内外环境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各国竞争优势重塑,全球产业格局重构,国际经贸规则重建。中美战略博弈成为常态,新一轮产业科技变革加速推进,5G、区块链、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为核心的新技术群簇涌现、交叉融合、加速迭代,重塑国家间、城市间的比较优势。

  从内部环境看,我国将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宁波将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杭绍甬、甬舟等一体化加快发展。围绕人才等要素资源的争夺趋于白热化,不断寻求提升在国际国内城市中的地位。

  (二)科学判断宁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阶段特征

  宁波要科学判断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阶段特征,通过转换发展动能、提升城市能级、再造制度优势,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临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宁波虽已形成石化、汽车等若干特色产业集群,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制造业大而不强、散而不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亟需摆脱传统发展路径依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面临城市能级提升的突破期。宁波在中心城区的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上落后于国内标杆城市,重大交通枢纽建设滞后,高端服务功能发展不足,亟待进一步强化市级统筹发展能力,集聚高端要素,提升服务功能,实现城市能级整体跃升。

  面临综合开放优势的重塑期。在全国新一轮开放布局中,宁波的战略引领作用有所弱化,缺乏重量级开放平台,外向型经济体制创新不足,需要在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便利流动等方面主动改革,营造接轨国际的一流营商环境。

  面临关键领域改革的攻坚期。宁波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弱项,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有待深化,还需在基础性环节和关键性领域,释放新时期新的改革红利。

  (三)切实扛起宁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大使命

  宁波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着力增动能、扬优势、提能级,聚力建设制造强市、贸易大市、国际都市、品质城市,切实扛起宁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大使命。

  把增加动能作为战略基点。更加注重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持续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名校名院名所建设,提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把发扬优势作为重要路径。最大限度放大港口、区位、开放等独特优势,提高链接全球资源能力。不断释放民营经济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好宁波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和发扬好“宁波帮”精神,不断提高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把提升城市能级作为目标导向。抢抓国家支持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机遇,提升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做实做大城市辐射腹地,塑造现代化国际都市形象。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宁波将坚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砥砺前行,不畏山高坡陡、不畏千沟万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为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谱写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