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地名读音与注音亟须规范
时间: 2020-06-30 来源: 作者: 读者 费卫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直以来,经常会听到我们当地的广播电视媒体上将洛舍(luòshè)镇读作洛舍(luòshě)镇、曲园(qūyúan)路读作曲园(qǔyúan)路。如此误读,已成惯例,且几乎无一例外。


    舍(shè,音社),名词、量词,如舍间、宿舍、三十里为一舍①;舍(捨shě,此音唯有该字),动词,如舍弃。很明显,洛舍的舍(shè)在地名中是名词,而不应作动词读音②。可就在我县媒体的一片“洛舍(捨shě)”声中,作为半个洛舍人、经常来洛舍走动的著名作家张抗抗,却能以标准的普通话给我们讲述对“洛舍(shè)”往事的回忆(2018.4.4.张抗抗做客《名家有约》),她对“洛舍”地名的读音准确无误,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德清带“舍”字的地名还有好几个,那地名读音中频频耳闻的“shě”声应尽早纠正了。


    同样,邑人俞樾自号“曲园居士”,“曲园”也是俞樾在苏州的故居。该园因西、北亭园部分形成一曲(qū)尺形,对正宅形成半包围格局;园中建廊置亭,结构布局曲折多变,故称曲园。所以,曲园的“曲”字要读作平声的曲(qū,音区)③;而曲(qǔ,音取)音是名词,如曲调、曲艺等④。


    以上两字的误读,可按词性的不同及词语的出典予以规范,也不存在歧义。在此,有必要再提一下那个争议颇多的馀不地名的“不”字读音。现在当地的广播电视节目里,我们已听不到馀不地名普通话的“不(音部)”声,听到的都是方言古音里的“fū(夫)”“fǔ(府)”不一。


    “不”字的普通话读音是“不(bù,音部)”⑤,且是《现代汉语词典》上标注的唯一普通话读音。但其方言、古音可就多了。晋朝有盗墓者叫“不(fōu)准”;音义同否(fǒu);与柎(fū)通;音义同弗(fú);通丕(pī)等等。但在公共场合及大众媒体上,其读音及拼音标注应按照《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的标准来执行,而不能“我行我素”,“自成一体”。


    但我县的现状是,媒体上把地名馀不的“不”(bù)读作“fū(音夫)”或“fǔ(音府)”的都有,且还要把“馀不弄”地名标志牌的标准普通话注音“yubu”改注为“yufu”。就因为三年前的一个电视节目采访中,当地有老人说了用“夫(fū)”音的理由,说该字“夫”音是德清人自古的读音,且还用明清时期流传的“河面只剩花蒂”一说予以佐证(该说流传至今也就400多年),要把这“错误”的“bu”改成“正确”的“fu”。其实,此“坊间传说”也只是“关公战秦琼”似的戏说而已,因为有记载的“馀不”古地名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如果我们都按这“思维”来办事,那是否应该把“防风”标注或读作“páng(音旁)fēng”?“云岫”标注或读作“yúnyǒu(音由)”?“下渚湖”标注或读作“ǎozǐ(拗子)hú”?因为这三个都是德清的方言(吴方言)或古音,德清人自古就这么叫的!如果真这么搞起来,那不都要乱套了?“南腔北调”混杂着发声,还谈何推广普通话?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8.汉语地名按普通话语音拼写,地名中的多音字和方言字根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审定的读音拼写。”如《现代汉语词典》上“堡(bǎo)”字的两个地名注音:bú与pù。而“不、防、岫、下”等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没有方言地名注音的,也就不能自己“任意”标注了。其实,那“馀不弄”地名标牌上的“弄”字标注为“nong”倒是错了,应该予以纠正才是。


    提到弄堂的“弄”字错误注音,使我想起了8年前我刊登在《今日德清》上的“竹儿弄路牌拼音及指向有误”小文,指出了名词“弄”的拼音错成了动词的“nong”,后来还在微信圈指出了乾元镇“谈家弄”路牌也将“弄”标注为动词的“nong”,及新市镇的多块弄堂标志牌将“弄”标注为动词的“nong”。后来大多得到了纠正。从我县三大镇频频出现“弄”字标错拼音一事,可知有相当多的人是“long”“nong”不分的。这倒应该引起地名标牌制作单位的注意了。


    记得,好多年以前,就有读者为“云岫路标牌”拼音错误给报社去信。指出:云岫路标志牌的拼音错成了“yunyou lu”,应为“yunxiu lu”。过后,有关部门作了纠正。其实这个讹误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是把“岫”字,按我们当地习惯读音标注为方言古音的“you(音由)”了。既然这个差错得到了纠正,难道过了这么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要“名正言顺”地去“重拾”这种被摒弃的“疵品”?


    以上只是列举了几个不规范或错误的注音及读音,与之类同的问题还有很多。如:看着“筏头”读“排头”(若嫌“筏头”音难听,那就恢复原来规范的“簰”字啊);看着“干山”读“敢山”(其实,明嘉靖《德清县志》上就是“敢山”,有说此敢是由阚姓讹音而来);看着“圩(wéi)”字读“于”声;应该是兜浜的“兜dōu”(如:东坝兜),却写成了“?zhēn(同斟)”或“斗dǒu”,要知道,明嘉靖《德清县志》上是(氵+兠),清康熙《德清县志》上写的是(土+兠),而清道光《武康县志》上已是兠(兜)了。总之,清朝前我县县志的地名用字里从来没有“?(zhēn)”与“斗(dǒu)”。这两字的误用纯属不规范的简化与民间俗写。


    在全县上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今天,这种种有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的问题,都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亟须加以规范。如要了解我县地名的规范拼音与用字,纠正我们平时对本县地名的不规范读音及误读、误写与误用,可以查看最近(2019.5.)由德清县地名委员会编纂、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德清县地名志》⑥,该地名志中的舍(shè)、曲(qū)、不(bù)、圩(wéi)、弄(lòng)等字已是规范的普通话注音,且已将“?”与“斗”纠正为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