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大火烧:传统美味串连乡愁
时间: 2019-12-13 来源: 作者: |记者 俞丹丹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德清美食遍地开“花”,大火烧当数最让人回味无穷的老底子美食之一。询问很多老县城城关人,他们都会跟你念叨,五六十年前,张锁贵师傅做的大火烧,那真是出了名的好吃。只可惜,张师傅的传统手艺没有得到传承,如今只能用于怀念。现在,探寻县城大大小小的餐馆,“传统大火烧”招牌的早餐店仍被市民青睐。 

  近日早上八点多,在县城群益街上的这家大火烧店里,顾客络绎不绝。几乎每一位来店的顾客,都会买上一份大火烧,或堂食,配上豆浆、馄饨等;或打包带走。 

  老板朱小华在制作大火烧的案板前忙个不停,把事先备好的面团取下一小截,揉开,撒上些许盐,再把秘制油酥均匀地铺在面团上,紧接着就是把馅儿包进面团。由鲜肉、豆干、葱花组成的馅儿,在他手里迅速被面团包裹住,用手压平,缓缓放入滚烫的油锅中。 

  等到面饼两面金黄,朱师傅将其捞出,用小铲子在面饼边缘开一个口子,加入事先打入碗中的鸡蛋,再放回油锅中继续炸。不一会儿,大火烧两面呈深黄色,表皮变脆,就可以捞出沥油,装袋出售了。 

  掰开一只刚出锅的大火烧,一口咬下去,松脆的饼皮包裹着鸡蛋、鲜肉和豆干,外焦里嫩、松酥多层、香味浓郁。 

  朱师傅做大火烧已经30年了,从老县城城关搬迁到武康,一直保持着大火烧老底子的味道。 

  “大火烧掌握火候特别重要,温度高了就焦,低了就不脆,还有,我们的油酥是秘制的。”朱师傅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准备材料,下午一点打烊,每天要制作大约200个大火烧。虽然辛苦,但是大火烧受到这么多市民青睐,朱师傅夫妻俩就觉得很值得。“这种传统小吃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像我们的师傅都已经90多岁。我们可能就是最后一代接班人了。” 

  几十年前,一角六分一个的大火烧可不是人人都能吃得起的,虽然味道诱人,但是相比五分钱的烧饼夹油条,大火烧相当奢侈。而如今,十元一个的大火烧,是早餐桌上的常见食品。随着岁月的变迁,大火烧见证德清人生活水平的提升。朱师傅说,不仅仅是德清本地人爱吃,很多顾客都是从外地慕名而来,为的就是品尝大火烧的美味。 

  无论人在哪里,只要想起大火烧,就是家乡的温暖,故乡的召唤。岁月改变了容颜和环境,改变不了的是德清老底子的那一份独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