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泰普森助学带来的启示
时间: 2019-08-20 来源: 作者: |一人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虽然不是泰普森员工,但读了“28名泰普森员工子女获助学金10余万元”的消息,也是如同泰普森员工那样,感到一股暖流由心底涌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跃然纸上。同样,据《德清新闻》最近的报道,乾元卫星、洛舍东衡等村不少学子,也相继获得助学金,为他们的升学之路加油助力。

  试想,一个普通家庭,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在子女升学喜庆的同时,往往也是担忧的时候,如果迫于经济压力,而让子女失去更好的升学机会,对于父母而言,将是不能承受之痛。这种痛悔,或伴随两代人的终生。一笔助学款,即便只是小小的一笔,也可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助燃继续升学的信心。

  相比于全国,虽然德清的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但仍有相当多的家庭会遭遇种种不测,长期的贫困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给他们以后的人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德清的企业中,有着大量的新德清人,他们老家的收入水平依然较低,生活压力较大,特别是在遇到子女升学等问题时,依然觉得“压力山大”,不仅需要在经济上助一把力,更需要在精神上得到支持与鼓励。这个时候,企业的捐资助学行动,能消解他们的焦虑,滋润他们的心田。

  或许,许多学子获得的助学金金额并不大,但笔者相信,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定会记住,在家庭颇为困难的时候,曾经获得过这么一笔极有激励意义的助学金,通过这笔不大的助学金,增强了他们对企业、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感,促使他们在成材之后,回报家乡,助力企业,为父母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贡献力量。

  其实,捐资助学在我国有着很好的传统。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徽商是一个文化修养水平较高的社会阶层,他们有着良好的社会认同感,拿本地话来说,徽商跑到任何地方做生意都很吃得开。那么,为什么徽商能做到“吃得开”?与当地捐资助学的文化传统极有关系。

  历史上的徽州,地狭人稠,徽州人大多养不活子女,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之说,就是子女到了十三四岁,就不得不离开父母,被送往外地学做生意,自己养活自己了。但是,不要以为徽州人太穷而不搞捐资助学,也不要以为徽商太有钱才重视捐资助学,徽州商人在幼年时期大多在由宗族兴办的学堂或书院受过启蒙教育,大多在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后而走向商海,许多商人本身就是理学信徒、诗画戏曲爱好者或文物方面的收藏家,他们的个人文化素质比较高,对徽商繁荣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比如,休宁《茗洲吴氏家典》记载:“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指学费),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大概意思是说,聪明肯学,学业优秀者,虽然家里穷,也要助他完成学业,培养他们作楷模。在泰普森,我们似乎看到了某种相似之处,有员工家庭虽然称不上富裕,但其子女好学,考上香港名校,助其完成学业,对于其他员工家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企业、村或慈善机构的助学行动,对于富裕家庭子女,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这部分人,不少从小锦衣玉食,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们不了解困难家庭的生活境况,也并不一定都理解父辈们当年的艰辛。更有一些富二代不好好学习,反而大肆挥霍金钱,攀比炫富,甚至胡作非为,最后败光家产。企业家倘若把自己的部分财富合理用在公益助学上,让富二代参与到公益助学的过程中,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莫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