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漫步德清 >> 天下德清人
文字:   打印

俞楠:中芬文化交流的美丽使者
时间: 2019-05-29 来源: 作者: | 作者:罗永昌 整理:徐超超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俞楠生于1989年,国际文化使者。德清下渚湖人,四川大学服装与设计工程专业毕业,获得芬兰阿尔托大学硕士学位。现供职于芬兰国家旅游局,从事国际文化、教育、旅游等推广传播工作,任芬兰湖区亚洲客户经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俞楠,出生在德清下渚湖旁的宝塔山村。三十里外,也有一个大湖泊,叫苎溪漾,俞楠的外婆家就在这里。

  童年,俞楠多半时光在外婆家度过,和一片摇曳的荷塘,还有同龄的玩伴,那条无名的小黄狗。外婆是村小的老师,很早受到启蒙,六虚岁就上了小学。由于小姨在大学读的是英语教育专业,俞楠就有了农家孩子不曾拥有的特优条件。在玩耍与游戏中,“私人英语老师”小姨利用看图说话、中英对照等多种形式,让极富语言天赋的小俞楠,在三岁时就能背出很多英文单词,为她后来海外求学启开了幼年因缘的窗户。

  在这方水土,在这个氛围,俞楠茁壮成长。初中选校时,她几乎没有思考,就报考了华盛达外国语学校,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在老师的眼里,俞楠个性文静,学习刻苦用功,对德清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

  2001年暑假,正值北京申奥成功,她第一个报名参加学校举办的中美英语夏令营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周时间,但在夏令营中,直到现在常有联系,成了“社交圈”里的新朋友。

  高中毕业后,十八岁的俞楠离家远赴两千多公里外的四川大学,攻读服装与设计工程专业。父亲心有不舍,但成长了的鸟儿总要远走高飞,他相信懂事的女儿会照顾好自己,把今后的路走得更稳健。大二那年,川大要选派学生去韩国启明大学交流,俞楠有幸被选中,在那里度过了快速成长的一年。

  这一年恰是北京奥运年,是世界真正聚焦中国的转折点,也是俞楠放眼看世界的精彩时刻。海外的历练,坚定了她幼年萌发的出国心愿。本科毕业前后,俞楠觉察到,北欧设计风格开始受到世界关注,而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正是她寻找的设计语言。因此,她怀揣心中的秘密,把出国留学的区域选在了北欧及西欧。

  来自总统夫妇的邀请

  在韩国一年的交换生学习,俞楠不仅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设计理念,还认识了一位名叫NiiLO的校友。NiiLO是来自芬兰拉彭兰塔理工大学工程师专业的交换生,与俞楠同一年,住同一幢宿舍楼。所以,社交圈子都在一起。虽有文化差异,而相似的理念,时常吸引着两人一起散步、一起交流,从相识到熟悉,从相知到相爱。

  回到川大后,俞楠就有针对性地开始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010年初,俞楠收到了来自英国、瑞典、芬兰等地多所大学入学通知书。考虑到家庭负担及心中的秘密,俞楠最后选择了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因为这是一所免费接纳外国留学生的全球顶级设计学院,同时,那里还有NiiLO在等待。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俞楠与NiiLO的感情迅速升华,并结婚成家。毕业后,成立Future Missions(畅想未来)管理咨询公司,开始创业生涯。NiiLO非常关注环境保护,并致力于从事环保公益事业。

  俞楠在芬兰求学时的细分方向是服装与纺织品设计,在设计中,她会自觉地尽量少用配色方案来做出更符合市场的产品,以减少印染工序中的污染。因此,相似的工作理念与追求,使得他们经常交流、探讨和研究,并突破行业的界限,一起为芬兰政府和机构做了很多与可持续发展议题相关的项目。例如,商业捕鱼中如何规避捕获濒危鱼种、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减少快时尚的污染等项目。其中,濒危鱼类自然洄游通道项目,得到了欧盟海洋生物最优秀项目奖。

  2018年11月3日,俞楠夫妇收到总统府的邀请函,希望她与丈夫携手参加12月6日芬兰总统夫妇举办的独立日招待宴会。

  俞楠夫妇之所以被邀请,主要基于他们公司取得了欧盟最优秀项目奖,为国家获得了荣耀。芬兰真的是一个没有什么hierarchy的社会!那天晚上,俞楠夫妇受到了芬兰总统夫妇的接见,参加了独立日握手派对,碰到了久违的大学教授们,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农业部长和国防部长,还认识了国家芭蕾舞团的新朋友,最后喝punch的时候还碰到了总统夫人Jenni Haukio,一起聊了她的裙子面料。身后的舞池里,是为这个社会作出了贡献的各行各业的人们,大家喝得醉醺醺聚在一起跳舞的场面特别可爱,像极了朵贝·杨笙画中的姆明谷。

  在芬兰八年,俞楠其实一直都在享受客居国外的“局外人”身份,那一天是个转折点。宴会结束走出总统府时,她发自内心地对每一个沿街站岗的卫兵用芬兰语说Hyv?? itsen?isyysp?iv??(独立日快乐)时,突然觉得,I am “living” in thisSociety now(我现在“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致力于中芬之间的文化交流

  18岁去四川大学求学,是俞楠第一次离开德清独自生活。那时德清还没有高铁,她提着两大箱行李,由父亲陪伴,安全感满满,头也没回地在德清西站坐上了绿皮火车,渐行渐远。一直到研究生毕业多年后的一个春天,出差回家,再吃到咸菜炒早园笋时,一阵恍然,才想起清明时节的莫干黄芽,黄梅时节的逆鱼,这些已从味觉中消失了多年的时令佳肴。

  远行的游子想家了。俞楠意识到应该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什么,为中芬两国之间的友谊做点什么。于是,她与丈夫合计,决定离开自己的公司,进入国家旅游局工作,要为中芬之间交流合作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经过努力与牵线搭桥,她们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有了项目。同时,促成德清和芬兰列克萨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合作关系的交流合作搭建了新的渠道。

  2018年5月9日,芬兰列克萨市友好访问团一行来德清进行访问,签署了缔结友好城市的意向书,为推动双方在经济、科技、教育、旅游等多领域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就俞楠而言,人在远方,但那个心心念念的名山、湿地、古镇的风景和温良恭俭让的人民的故乡便未曾远去。她关心着家乡的变化,更在助推着家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