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县外媒体看德清
文字:   打印

[浙江日报]真情服务 精准服务 深度服务
时间: 2019-04-17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王琴英

  今年以来,根据省委“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统一部署,我们进一步突出“稳企业”“稳投资”主题,将“项目引进、项目推进、企业走进”一并联动推进,深入开展“三进三服务”活动,跑镇村、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本人先后走访调研了五龙化工、新市油脂等85家企业,蔡界村、齐星村等45个村(社区),接地气、解难题、找灵感,极其深刻地感受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帮扶企业、关心群众、指导基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在各种风险挑战中如何“稳经济”“稳基层”“稳大局”也有了更深的理性思考。

  一是企业在转型升级,但需求发生了变化。尽管有不少中小企业反映现在做实体产业很困难,但是走访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德清的企业“有困难,但更有信心;有烦恼,但更有办法;有压力,但更有动力”。他们普遍认为企业必须转型升级。面对转型的阵痛,企业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软要素的需求更多了,对硬要素的需求相对少了,概括起来是“三多三少”,即“对人才技术的需求更多了,对资金扶持的需求相对少了;对市场拓展的需求更多了,对厂区拓展的需求相对少了;对个性服务的需求更多了,对普惠政策的需求相对少了”。

  二是民生实事年年办,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更多了。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将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每年的民生实事也能够办到老百姓的心窝里,医改、户改等一系列在国内都排得上号的创新做法基本消除了城乡差距,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城乡收入差异最小的县域之一。但是走访下来,我发现,虽然绝对贫困现象基本上消除了,但老百姓对更富品质品位、更加宜居宜业的更高品质生活,特别是在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更迫切了。

  三是社会总体稳定,但基层在部分层面仍有隐忧。近年来,我们在基层治理上也形成了诸如“五治一体”、德清嫂、乡贤参事会等经验做法,基层政权是稳固的、社会大局基本是稳定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诉求更加多元、各种矛盾更加复杂,特别在当今资讯发达、信息爆炸的信息化时代,意识形态、舆情管控等方面的问题仍须重视。同时,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依然存在。

  这三个方面,让我不停地在走访服务中总结反思,也倒逼着我在总结反思中马不停蹄地开展下一次走访服务。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我也有了三点体会。

  一、只有走出去、动真心,多一些真情服务,才能进到群众的心坎里

  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心中才会沉淀多少真情。做好“三进三服务”,首先眼睛要向下看、重心要向下移,只有从政府大楼走到田间地头,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搭起通向老百姓的“连心桥”。为此,我们全县46名县领导全员出动,走基层、听民声,要求每到一户人家,必须做到面对面“访”、心交心“聊”、实打实“问”,并将活动扩大到县、镇、村三级党员干部,要求走访“户户到”,真正把温暖和举措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走访中,让我最难忘的是一户困难家庭的“愁容”。这是乾元镇恒星村的一户困难家庭,60岁的户主老倪,妻子、儿子和儿媳均是残疾、无劳动能力,孙子和孙女还在上小学与幼儿园。老倪拉着我的手跟我讲着家庭的不幸。听着他的诉说,我既为他们家的遭遇感到心痛,也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感到担忧。虽然低保补助已经到位了,但这样党委、政府是不是就没有责任了?离开老倪家,老人和孩子的“愁容”始终萦绕在我眼前,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开展“三进三服务”,不是去施恩,而是应该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感恩之心、感激之情走下去,用真情服务。目前德清像老倪这样的低收入农户还有3044户,这些家庭致贫的原因多种多样、家庭状况也各不相同,简单地建档立卡、给钱给物解决不了问题。因此,我牵头重新研究了低保、低边、支出型贫困、临时救助等4类社救政策,并再次提高救助标准,还对不同的低保家庭有针对性地送医疗、送教育、送技能、送岗位,一户一个结对干部、一户一个解决方案,做到不到小康不松手。

  二、只有沉进去、强本领,多一些精准服务,才能回应好企业的诉求

  我发现,德清企业在加速转型过程中,他们的诉求更多地从要规模向要核心竞争力转变,从要政策优惠向要技术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大环境支撑转变,从求便利、通融向少干扰多服务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转变。特别是这三个转变,对我们干部服务企业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更需要我们瞄准企业的转型需求和升级烦恼,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

  走访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企业家的“急容”。创智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热喷涂加工的成长型企业。企业老总反映他们正在攻关一个技术难题。这种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别大,如果难题一旦攻克,可以为企业增加40%以上的营业收入。但难题晚一天攻克,市场的蛋糕就小一大块,因此迫切需要技术支持。我当场与科技局商量,能不能帮忙与省内高校搭上桥。半个月后,我专程去了解情况。企业告诉我,县里帮忙和浙江大学化学系牵上了线,已经有了初步方案,不久后将有成果。虽然他们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企业老总当时急迫的样子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企业升级有了新烦恼,干部仅有奉献精神还不够,必须在提升本领、精准供给上多动脑筋。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我们建立常态化上派下挂等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到先进发达地方去,到部委厅局去,到高校院所去,在新技术新模式的熏陶下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为了让政策举措能够更加精准,我们聚焦企业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对症下药、分类施策,开展金融、人才等“十大服务”进企业专项行动和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坚服务行动等“一揽子”精准服务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差异化、定制式的服务。特别是今年,我们将组织企业走进高校科研院所寻找突破转型的路子,同时让高校科研院所组团走进企业寻找成果转化的空间,通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双向流动”,使研究院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三、只有跟上去、优作风,多一些深度服务,才能打通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无论是服务企业、服务项目,还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就像这次的“三服务”活动,决不是一场运动、一阵风,而是要掌握节奏、保持韧劲,注重经常性、常搞“回头看”,在持续深入的服务中、在切实解决问题中体现成效、助推发展。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小到一家企业,大到整个县域,容易的问题早已解决,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跟上去、紧紧盯住,不下大力气、久久为功,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走访中,让我最欣慰的是一位企业家的“笑容”。意博高科是一家从事智慧照明行业的杭资企业,去年3月整体搬迁至乾元镇乾龙工业功能区,去年实现销售额3.5亿元。虽说态势喜人,但我了解到,他们也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房产过户的问题是困扰已久的“老大难”。从年前开始,我就督促乾元镇和县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坚决不让任何一家企业在德清受委屈。我一直把这件事挂在心上,春节上班第一天就来到意博高科,一项一项了解问题的解决进度。得知房产过户的问题已基本解决,看到企业主满意的笑容我感到很欣慰。那么群众企业的笑脸从哪里来?我觉得,就必须把监督权、评判权交到企业家和群众手上。在“三服务”活动中,企业群众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为此,我们以两周1次的高频率召开书记、县长、企业面对面恳谈会,并将它固化成为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的常规举措。会上“不听好话,听真话;不听虚话,听实话”,企业家开门见山说问题、直截了当讲意见,并要求相关部门针对问题列清单、建台账、挂号督办,确保3个工作日内拿出解决方案,一周内破解问题难点,做到“满意一个、销号一个”,努力搭起解决企业困难的“直通车”。日前,3次恳谈会梳理的86个问题中,当场解决的就超过40%,现在70个问题已经得到企业的满意反馈。除此之外,在去年“人大评议部门基本满意不能列入优胜单位”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明确“企业和群众评价基本满意的也不能列入优胜单位”这条硬杠杠,真正把群众满意导向落到实处。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落实,换来了老百姓一张张的笑脸。很多群众和企业家说,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的好作风让他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总之,我一直认为,衡量“三服务”活动的成效,企业与群众的感受比数字更重要,他们的笑脸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将把“三进三服务”活动做深、做实、做成长效机制,切实以真情服务、精准服务和深度服务,让群众和企业的愁容越来越淡、急容越来越少、笑容越来越多,真正以更高水平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德清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