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黄鹤飞: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年 幸福晚年刚开始
时间: 2018-12-13 来源: 作者: | 记者 王钰涵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湖州师范学院开办书店

1988年,与好友创办文学社

在杭州参加函授大学面授班

左:插队时在学校当老师  右:与新市大桥合影

  一张张老照片,一本本老证件。近日,70岁的黄鹤飞老人向县新闻中心打来电话,他说自己珍藏了几张老照片,虽然老照片已经发黄或斑驳,但是它们所记录的瞬间,都是他最为难忘的人生经历。

  渴求知识自学

  黄鹤飞出生于新市镇,父亲是一名教师。从小受父亲影响,他勤奋好学,刻苦读书,初中毕业时以语文、数学、政治三科平均97.5分的好成绩考入湖州中学(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进行学习。

  1968年,黄鹤飞跟随知识青年下乡的大队伍,来到新市镇新联公社蒋介大队,成为了农民弟兄中的一员。他拿出了第一张老照片,是自己在下乡插队时学校里做代课老师的时候。“务农很辛苦,但是我喜欢念书,书就是我的精神食粮。”

  1976年,黄鹤飞返城,来到新市百货商店上班,成为了一名柜员。他凭着自己的勤奋,从柜员做到柜长、第一商场副经理,他把太多精力花在了工作上,以至于高考恢复后,无暇复习功课。“年龄慢慢地爬了上去,没能参加高考成了我心里的遗憾。”一次偶然的机会,黄鹤飞在当地的一份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北京人文函授大学面向全国招生的信息,“我心里渴望读书,想也没多想就报了名。”

  1984年至1987年,黄鹤飞参加北京人文函授大学的学习。老人展示的第二张老照片便是在此期间,他去杭州参加12天的面授班与班里同学的合影。“我的初中同学家住杭州,热情地招呼我去他家住,我万万没想到,他的丈人原来是浙江大学的副校长,家里的书房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说起这段经历,黄鹤飞兴奋不已,他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年龄已近40岁,是个“大龄学生”,自己喜欢念书的精神打动了老人,老人特意把书房的钥匙交给了他,鼓励他多看书,多读书。

  这下,黄鹤飞尽情徜徉在书海中。

  与好友创办文学社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黄鹤飞对文学的热爱愈发浓烈。1988年5月,黄鹤飞与几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杭州发起成立了“浙江三味文学社”,他任组织委员,成功举办了多次文学创作和交流活动。“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让我接触到了许多热爱文学的人,见得多了收获的灵感也多。”

  1999年,黄鹤飞成了一名“下岗职工”。奔波于生活,他成了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的一名管理员。一年后,机会来了,通过招标,黄鹤飞在湖州师范学院里开起了书店。

  当时,每日进出书店的学生有很多,但有一点让黄鹤飞纳闷:各个系的学生怎么都喜欢买古诗词的书?有一次,黄鹤飞拉住了一名学生,向他询问原因,学生的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一旦进入古诗词的大门,就怎么都放不下了”。

  于是,黄鹤飞白天做生意,晚上把书带回家看,虽然已经年近60岁,他却开启了一扇诗词创作的大门。他要展示的第三张老照片就是开书店的时候,岁月如梭,照片中的黄鹤飞已经架起了老花眼镜,但仍然在埋头苦读。

  诗词创作获丰收

  黄鹤飞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融进了一次次的诗词创作,也换来了一次次的期待与惊喜:《中国诗萃》有了他的作品,《诗词中国》有了他的作品,《当代诗歌精选》也有了他的作品……目前,黄鹤飞已创作了3500余首诗词楹联,在全国诗词大赛和文学艺术大赛中屡屡获奖。

  “一番苦功融真情,一叠荣誉一诗痴。”黄鹤飞告诉记者,改革开放40年,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他和老伴的幸福晚年生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