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德清时间 当好改革开放先行区
时间: 2018-11-20 来源: 作者: | 记者 陆晨晖 文 姚海翔 图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华莹生产线

“三权分置”签约发证

首宗仓储用地标准地

  德清是改革开放的热土,也是改革的受益者。

  德清可以“无中生有”培育产业,短短几年时间集聚250多家地信企业,迅速成为行业高地,拔地而起一座地信产业新城。人们不禁要问:究竟何以能“无中生有”?

  说到源头深处,它与德清人四十年间不断创新“德清模式”有关,形成了以“产”为主导、“学、研”为基础,突出“用”字当头、“介”来服务、“金”为动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用”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

  四十年时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从开创“德清模式”,到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从户籍制度改革抹平身份证背后的33项城乡待遇差异率先打破城乡壁垒,到改革红利释放“叶子变票子”;从全国首宗村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拍卖,到推出首块“标准地”……德清这个江南水乡,样貌柔和,在改革上却大刀阔斧、壮士断腕,许多改革经验与做法在全省甚至全国独领风骚。

  时至今日,德清共承担了65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其中有三分之一属于“国字号”。随着一批批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走向全国,改革,让德清尝到甜头的同时,也成为了德清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产学研”不断谱新篇

  改革开放激荡40年,也记录了德清科技创新示范先行的40年。

  1978年,德清砖瓦厂选派了一批优秀员工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习进修,探索转型升级,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也派了技术人员赴砖瓦厂帮助设计组装设备。年底,砖瓦厂新建的单晶炉里诞生了第一根铌酸锂晶体。

  1983年,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由砖瓦厂“升级”组建的浙江德清县电子器材厂“科研生产联合体”正式挂牌成立,在全国开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先河。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被中科院党组书记严东生最早称赞为“德清模式”,并要求在全国科技系统进行推广。

  一家曾经陷入发展困境的砖瓦厂,早已摇身一变成为国内外同行中唯一具备晶体生长、晶片加工、芯片制造和器件封装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企业“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

  “德清模式”是我县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种探索样本,站在科技智造的“风口”,如何与时俱进地丰富其中的内涵就是赢取市场的关键。

  40年来,“德清模式”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金介用”,再到“市场化配置资源”,不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探索科技金融结合,不断拓展深化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形式内容,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2年,省科技厅批复同意我县建立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历史再一次赋予“德清模式”加快成果转化、促进转型发展的新使命。

  德清围绕“成果从哪里来、谁来承接转化、如何转化更为快捷顺畅”等环节,探索科研与经济结合,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着力破解“科技投入与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等突出问题,不仅建设了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平台和创业平台,并以“政府+银行+担保+社会融资机构”的合作模式,量身定制“全链条”金融扶持机制。

  2010年,国家布局地理信息产业“一主十副”园区,浙江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有准备的德清,抓住了机遇。2011年5月24日,德清县和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签订协议,合作共建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

  德清的经济沃土之上,处处萌发创业、创新的嫩芽:截至2017年年底,县内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有129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6%;湖州莫干山高新区成功晋升为全省首个落户在县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用航空和地理信息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通用航空机场项目成为全省率先获批的通用航空机场项目,地理信息小镇成功入选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股票田”改革激活力

  钟管镇沈家墩村的村民姚志刚是德清延炜龟鳖养殖场的负责人,今年他投入了600多万元对养殖场进行改建,计划发展“养殖+旅游”的新模式,投产后预计年净利润达100万元。

  姚志刚的事业,就是从眼前的这块田起步的。二十多年前,姚志刚就开始在自家的水田里养甲鱼。可是水田只有一亩多大,甲鱼容易生病,收入怎么也上不去。

  1999年,沈家墩村以集体的名义与160户农户签订合同,将210亩土地通过公开招标出租给养殖户搞规模经营。村里与5个养殖大户签约出租,姚志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承包了50亩水田大展手脚,第一年就赚到了50多万元,如今承包规模发展到200亩。

  160户村民则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每年每亩可享受550元租金分红。这样的“股票田”制度在全国属首创,时任德清县钟管镇沈家墩村会计、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房春华这样形容“股票田”:“我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就好像一个篮子,田好像是一个鸡蛋,把鸡蛋放到篮子里,通过孵化生蛋,蛋年终的时候再分红给老百姓。”

  “农民不能没有土地,但也不能被土地困死。”沈家墩村以“股票田”为敲门砖,叩开了全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大门。现在,沈家墩村3000亩土地100%实现流转,家家户户以土地入股,共享改革创新的红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股票田”将农民潜藏着的创造性激发了出来,也拉开了我县农村改革的序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抵押权贷款、农村土地征收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股权、农房、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甚至宅基地等这些农村里的“沉睡”资产,都被一一激活。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三权到人(户)、权随人(户)走”,对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资产股权、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等进行全面确权,进一步明晰农村产权关系,保障进城镇落户的农村居民合法权益。

  土地需求总量的增加为德清带来了城市的成长烦恼,为寻找破解方法,德清作为全国试点,因地制宜探索出“农地入市”的合理途径,试点允许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作为全国15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德清在2015年率先敲响了全国“农地入市”的第一槌。如今,“农地入市”在我县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截至目前累计入市185宗1369.12亩,总成交金额3.366亿元,其中集体经济组织获得收益2.711亿元。

  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范围由原来的规划区外扩大到全县县域范围,现状宅基地做到应发尽发,村民们都陆续拿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红本房产证。

  “标准地”亩均论英雄

  去年8月31日,县国土资源局的官网上,一则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公告引发关注。与以往相比,公告中对于用地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的要求,新增加4个指标:土地产出、亩均税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环境标准。

  带着这样的标准出让工业用地,尚属全省首例,因此这就成为我省首块“标准地”。不到一个月时间,浙江启聚实业有限公司就通过竞标,顺利拿下这块土地。

  启聚实业的负责人张柏林说,以前投资项目,主要以招商引资为主,企业多与政府部门接洽,像这样“明码标价”让项目自主选择“进门”,还是第一次遇到,“短短三个月,我们这个项目就落地开工了,换做以前从项目引进、手续审批到正式开工,起码要花半年以上的工夫。”

  我县在全省首推“标准地”试点,成为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典范。企业拿地后经县发改委“一窗服务”就可直接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法定条件与既定标准验收,并根据竣工验收、达产复核情况,办理不动产变更登记,按约定予以奖惩。

  今年以来,“标准地”从工业用地向商服、仓储用地延伸,从省级以上高新区向县级工业园、镇工业功能区延伸。截至目前,我县累计成交标准地31宗,面积2201亩,充分发挥“标准地”的制度优势,以透明化、精细化的土地出让标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对标竞价,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企业主拿地更多的是考虑竣工投产后产出多少收益,而对亩税收、环境能耗等考虑得不多。现在,通过“标准地”的标准设置来倒逼企业拿地也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同时也要推动企业加速提档升级,增加亩均税收。

  如何让有限的每一亩土地承载更好的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是经济发展的常见难题。“标准地”的推出,吸引了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凤凰”落户,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探索命题,为德清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完善和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