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德清时间 地信美好未来共同期许
时间: 2018-11-20 来源: 作者: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这一刻,我们是历史见证者

  |记者 沈晓颜

  昨天上午,万众瞩目的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开幕式在国际会议中心莫干山厅举行,围绕“同绘空间蓝图、共建美好世界”这一主题,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嘉宾在这里交流新思维、新技术、新成果,这场盛会的背后饱含着无数人的期待、愿景和憧憬。

  在一千多名国内外代表中,记者偶然采访到了来自澳大利亚地球科学院的科学家李付琴。她的故乡正是湖州南浔,能够在家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地理信息盛会,她感到非常自豪。“在这个大会中,我将更多地关注政府间政策性的文件发布,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了解各国地理信息与技术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办法,以及共同应对地方、国家及全球面临的发展挑战。”

  在李付琴的身旁,一位满头白发的长者是澳大利亚科学院的资深首席科学家——David Jubb(中文名贾大韦),他从1978年就开始研究图像和遥感技术,90年代初开始到中国访学,现在每年大概有一个月时间会在中国的大学带学生和做研究,今年在西北大学待了一个月。他用中文告诉记者,这次来到德清参会,听说这个小镇集聚了许多地理信息相关企业,产业发展迅速,他将抽时间参观地理信息小镇。

  来自中国计量大学的高荥雨和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倪小薇是此次大会的志愿者,在莫干山厅外,她们隔着大门全程聆听了地信大会开幕式的盛况,虽然不能进入会场,但她们同样倍感激动。“我们志愿者提早五天来到地信大会的会址进行准备工作,能够见证地信大会的开幕式,感到非常荣幸。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见到了非常多的外宾,向他们问好和引导服务的同时,他们也会问候我们,这令人感到非常温暖。”高荥雨和倪小薇表示,作为志愿者,她们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微笑服务每一位宾客,完成志愿者的使命。

  在大会开幕式的现场,长枪短炮的新闻记者是地信大会的亲历者,更是历史的记录者,早在地信大会正式开幕之前,他们就对德清的地理信息行业和大会议程展开了全方位的报道。来自杭州日报驻德清记者站的记者张骥鸿这几年一直关注和报道德清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早几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关注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和这次大会的动态信息,在大会召开前,杭州日报也集中报道了产业发展、大会筹备和德清城市面貌蜕变的新闻。”

  众多媒体人表示,今天大会正式开幕,他们的心情也非常激动,在经历了大会开幕式之后,感觉德清整个转型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地信大会之后,德清的崭新发展与美丽蜕变,希望我们德清能够通过这次大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这一刻,引来各大媒体争相聚焦

  |记者 徐超超 文 王正 图

媒体正在采访参会人员

  无人机、5G+无人船、无人驾驶汽车、机械狗……11月18日下午,在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技术与应用展览现场,各种各样的“黑科技”层出不穷。这让来自浙江日报的摄影记者倪雁强的快门一直按个不停,“这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当今世界地理信息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与应用,是我关注的一个焦点之一。”他说。

  与倪雁强一样,来自浙江日报的记者孟琳同样对这次展览赞不绝口。自展览开幕以后,她便专门抽出时间,在各个展位之间来回穿梭,寻找着一个个“黑科技”。她告诉记者,正元地理、四维图新、Mobileye等多家企业现场推出的全资源智慧化管理平台、车联网解决方案、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多种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和潮流的技术和产品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昨天上午,各大媒体的焦点转向了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开幕式。中新网记者付鑫鑫一早就来到了开幕式现场,等待地信大会正式开幕。她告诉记者,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催生了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深刻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希望这次召开的地信大会,能让各国地理信息与技术更好地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共同应对地方、国家及全球面临的发展挑战。

  随后,以“地理信息跨界融合”为主题的工商峰会举行。会上,一共签约产业项目63个,其中地理信息项目39个,地理信息跨界融合项目24个,此外还有20个研究院及科技人才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在看到这次工商峰会成果显著后,浙江在线记者黄云灵表示,自己早在之前就关注这场在德清召开的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目前来看,这次大会进展顺利,希望德清以地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打造地理信息特色小镇,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此外,不少媒体人表示,自己对接下来几天的的大会议程很是期待,同时希望德清能抢抓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机遇,引进一批国际型企业,借势打造全球地理信息界的达沃斯小镇,同时大力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带动产业跨界发展,为德清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一刻,760名志愿者热情服务

  |记者 张志炜 文 王正 图

志愿者服务

  “他们说我没有证件不能进场馆,请问哪里能拿到证件。”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蔡天怡在上岗地信大会服务的第二天就遇到了突发事件,一位外宾没有报道登记无法进入场馆,来寻求志愿者的帮助。蔡天怡和小伙伴们一直陪着这位外宾办理各种大会报到手续,直到他拿到证件后送到了场馆内。

  大会第一天,在德清大地上志愿者们早已抖擞精神,以自信、乐观、细致、专业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地信大会志愿服务中,他们的热情让每一位外宾感受到宾至如归。外宾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致谢。记者了解到,大会开幕式当天,共有760名志愿者全部上岗服务,一天内德德清清们至少向各位来宾道了上万句“你好”。

  大会开幕式结束后,大大小小数十场分会就将陆续召开。在试片室负责帮助外宾上传会议发言PPT的志愿者们特别忙碌,昨天中午十一点到一点半就有8场分会同时召开,从沟通确定参加会议的类别、发言名单,到上传PPT,再到引导到会议室,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热情,传递着参会嘉宾们的第一声欢迎。

  早上7点,计量大学的志愿者林京乐负责接待了一位参会外宾。因为需要帮忙调试PPT,在外宾等候的时候,林京乐一直陪着他,并用英语聊起了天。“我向外宾介绍了他将要入住的宾馆以及周边好玩的好吃的地方。他是第一次来中国,我跟他聊了一些德清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建议他参会之余一定要去看看。”她信心满满地说,“交流下来,我对接待外宾的紧张感一下子就没有了,对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期待了!”

  杨溢是德清人,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刚上大三。5月份,大会在浙江十多所高校招募志愿者,杨溢第一时间在网上报了名。因为是土生土长的德清人,杨溢对德清非常了解,也充满自豪感。

  11月18日,她被分配在了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技术与应用展览的咨询台,接待引导参展嘉宾并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我见到了百度、阿里、高德地图等许多“高大上”企业的负责人,和这些商业领袖接触交谈,哪怕只有短短几句,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她告诉记者。

  这次志愿服务虽然时间不长,但让她感触很深。“有一次一位外宾向我询问,当我解答了他的疑问,他转身离开时还偷偷朝我竖了大拇指。我太开心了,那一瞬间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揭秘地信媒体包

  |记者 陆晨晖 文 王正 图

大会提供的媒体包

  此次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为媒体记者们准备了一份“见面礼”,记者朋友到酒店登记后能领到一个媒体包,这是由全国户外休闲用品的龙头企业、“德清制造”的代表企业——浙江泰普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制造。

  媒体用包是一款有着时尚外观和实用性的双肩包,容量大而轻巧,满足了媒体记者收纳多种器材的要求。打开这个包,里面的物件可以看出德清准备这次大会的细心和用心。“有德小子”造型的U盘、印有水墨德清图案的扇子最是抢眼,德清元素的融入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有德小子”是由县网信办在2017年底融合中国好网民、“德文化”等元素设计推出的网络卡通人物形象。今年“有德小子”的形象还广泛应用于文明城市创建、地信大会宣传、旅游推介等各项工作之中,设计制作了微视频、漫画、玩偶、U盘、背包、T恤、手机支架等一系列周边网络文化产品。

  这次入选媒体包的就是实用型的“有德小子”U盘,U盘内已经拷贝了有关德清与地信大会的相关图文资料,供媒体记者参考使用。而扇子则是由德清县大唐工艺品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上面的图案是水墨画,配有“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等字样。

  媒体包内,“干货”资料自然少不了,包括有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读本、《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德清》分卷、德清地图等。

  其中,《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是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导、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组织实施的“十三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十三五”期间计划编撰全国100个城市。去年,湖州卷已经出版。德清分卷中的“序”由县委书记王琴英题写,全书分为德清名片、德清概况、历史溯源、名胜古迹、风物遗珍、名人荟萃、产业精粹、发展成就、城市蓝图等九个章节,十余万文字和148幅摄影作品,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德清风貌,号称“德清人文地理百科全书”。

  除此以外,包内还有笔记本、徽章、大会吉祥物小蜜蜂“小清”形象的钥匙扣等大会纪念品。大会筹备小组新闻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选择这些物品费了不少心思,本来“瓷之源”本土文化品牌的瓷器等也在备选之列,但考虑到携带不便等原因,最终只能放弃,选择留下更具实用价值的物品,这才有了这一个兼具德清特色和实用性能的媒体包。

  礼轻情意重,拿到媒体包的记者们表示,这是一份意义非凡的礼物,既是参与地信大会的一份留念,也是能借此看到德清文化面貌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