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文字:   打印

我的父亲从坎坷的幼年到美满的晚年
时间: 2018-10-29 来源: 作者: 整理人:记者 王福田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讲述人:德清县建设局 施贤萍

  我的父亲老家在余杭潘板,距德清不过四五十公里,上世纪的三年困难时期,幼年的他被送养到德清县东沈村,也就是我大爷爷家。也因为家里穷,直到1980年27岁的时候,才由我大爷爷做主,和我母亲结了婚,算是真正安了家。

  在1978年的小岗村村民以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约”,改变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时候,我的父亲和当时大部分中国农民一样,过着辛勤劳作却依旧食不果腹的生活。

  1981年,我姐姐出生了。1986年,我出生了。那时的小村子,刚刚包产到户没多久,也已逐步发展了多家村镇企业,1990年东沈村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信达公司。这标志着我的父亲也在其中一家企业上班了,成为农闲时依然有收入的“工人”。

  尽管收入增加了,但出外的交通变化不大。成家后的父亲会带着我们一家四口,隔年回一次老家。那时的路途在我的记忆中曾经是那么遥远,从大山里一路坐着“三卡”颠簸着到武康,然后坐火车到“石濑站”,沿着长长的铁轨和窄窄的田埂再走上五六里路,才能看到父亲老家的院子。那可真是一段好长的路啊,父亲总是把我放到背上走在前面,母亲牵着姐姐跟在后面,偶尔遇到菱角成熟的季节,父亲还会停下来采几颗菱角给我们当个零嘴儿,脆脆的、甜甜的,好吃极了。

  1992年,父亲买了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方方的、小小的,由于信号不好,每天在傍晚的时候,父亲老是需要站在家里的天台上,转着那个架着天线的高高的毛竹竿子,朝我喊着“有了没?清楚没?”,然后再兴冲冲地跑下来看着电视里黑白的影像,津津有味。

  1998年,改革开放的第二个10年,我们家也要办“大事”了,父亲将土房推倒,盖起了一幢2层高的楼房。几乎每天下午三点左右,母亲都在灶台边给木匠和泥匠师傅烧菜。时至今日,我似乎还能闻到母亲当年烧的“四菜”的香味。母亲总会给我们留一点,周末的时候,我就那样站在灶台边,绕着她忙碌的身影,那总是我最期盼的时刻。就连那一年的“大洪水”似乎都被路上爬来爬去的小螃蟹和顺着水流从上户人家冲下来的冬枣味儿变得“温情脉脉”了。

  2008年,改革开放的第三个10年,我已赴嘉兴求学。父亲惭愧地说,自己只读过一年书,连名字都不太会写,只要我们能考上,就要供我们读书,所以,我和我姐姐都上了大学。那一年的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举国皆惊,万民同悲。5月22日,奥运火炬传递至嘉兴,我有幸目睹,我第一次站在人群中呐喊着“中国加油、四川加油”。那一年的8月8日,北京奥运,盛事临门,举世瞩目,万众期待。那一年,我深深地为这个国家骄傲着,感动着,激励着。父亲说,我们这个国家现在真的不一样了,孩子必须入党。这一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18年,改革开放的第四个10年,父亲65岁了,他的背已不再挺直,他的头发已半染尘霜。姐姐想将他接到县城家里享清闲,父亲却找了一份当门卫的工作,每天清早开门,傍晚关门,白天在厂里种菜浇花。他说,习惯了,闲不住,这样幸福的日子以前不敢想。我们给他买了大大的电视机,我们每年都会开车带他去老家看看他父母的坟,去看看他哥哥的一家,原来,我们之间的距离是那么近。我告诉父亲,德清马上要开一个世界性的会议了,到时全世界的专家领导都会来我们德清,我带他去看了地信大会地址。父亲说,真漂亮,现在真好。

  1978年至2018年,40年间,我的父亲从坎坷艰难的幼年到风华正茂的青年,再到幸福美满的晚年,曲折的人生令人难忘。现在的父亲总是会回忆当年生活的艰辛,感慨着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富足,感慨着这个时代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