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新市”的原始本意是什么
时间: 2018-10-24 来源: 作者: | 记者 吴志豪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甲骨文的“新

金文中的“市”

  随着第二十二届新市羊肉黄酒节开幕,食客们争先恐后跑到新市去尝鲜解馋。有“老新市”问:前不久,记者采写报道过“德清”两个字的原始本意,那么,可否写写“新市”两字的本意是什么?它与新市的传统节日有无关联?

  想必“新市”两字的原始本意,广大德清读者尤其是“老新市”们极有兴趣。记者为此采访了武康伏曦汉字笔墨会社,听了该社的“一家之言”。他们的说法你是否认同,另当别论,但我们不妨通过“激扬文字”来开阔思路,以满足大家的兴趣。

  先说新市的“新”。该社认为,“新”的原始本意有清明时节出门劳动的意思。“新”,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且甲骨文的“新”字与今天的“新”字变化并不太大。

  有趣的是,新市的“新”,与辛苦的“辛”,还有幸福的“幸”,以及亲近的“亲”字,不仅读音相似或相同,且都带有“辛”的笔划,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甲骨文的“新”字,左半部分的“亲”,隐藏着一个计时信息,即为一年里的日出点离我们最近的那一天,“亲”本意为日出点的距离与我们最近,其原意为地平线上的阳光不属于斜射,而是直角照射。古人认为,清明节前后,太阳日出正东方,这是距你最近的。所以,后来有了“亲近”这个词组。

  理论上,日出点离你最近的那一天,在上半年这一天为春分日,在下半年的这一天为秋分日。

  先说春分日。由于日出时,地平线上的阳光容易被遮挡,理论上日夜均分的春分日,在事实上依然有白天短于夜里的感觉,古人真正观察到的“日夜均分日”是在清明节前后。此时的一天之中,一半时间有日照,一半时间无日照。此后,白天长于黑夜,是新的开始。

  如果说,要把“新”字中的“亲”拆分,那么,上部是“辛”,下部为“木”,其意思为树木开始发芽,重新变绿生长。同时,众所周知,清明时节,长江黄河一带正式断雪,有“清明断雪”一说。在古人眼里,清明是一年的开始,是新的起步。直到今天,民间仍有“清明大如年”的说法。因为清明之后,植物发芽开花、冬眠动物彻底苏醒,人们出门打猎、在外耕作都不至于在外面冻死,受冻挨饿几率大大降低,农耕社会的人们就更应及时跨出家门参与劳动,否则就会耽误农时。所以,清明也意味着辛苦的日子到来。

  那么,“新”右半部分的“斤”为何意?“斤”为手拿着棒、斧等工具的象形,可以理解为人拿着工具劳动的意思。

  “新”字,我们可以看成“辛”、“木”与“斤”的组合,古人写“新”字的本意就是告诫人们,当日子到了清明时节,就该出门劳动了。

  无论辛苦的“辛”,新市的“新”,都带着“辛”字。“新”的里面暗藏着一个时间概念,就是春分至清明前后的那些日子。那么,幸福的“幸”,为何也有“辛”的笔划?

  幸福的“幸”,与辛苦的“辛”,是时间上的返回。如果说“辛”为春分至清明那段时日,“幸”即为秋分前后的那段日子。秋分日也为日出点处于正东方的日子,同春分日一样,此日也是日夜均分,古汉字的“幸”字图案为“辛”字图案的逆向,而恰在秋分之后,粮食瓜果丰收,半年的辛苦终于换来享受的幸福。“辛”与“幸”,实为春分与秋分,或清明与寒露的对应。

  而新市的“市”,目前在甲骨文中还不能找到,但在金文中已有“市”字。金文的“市”字,上半部如同“止”字,有往这个方向跑的意思,下半部的字形有点像“兮”或“宁”字,含有中心的意思,它的会意性十分明显,就是告诉人们往某个中心聚集。“市”的原始本意有当一年之中的日出点或日落点,移至正东或正西方位时,大家去相会聚集的意思。

  “市”包含着“日出正东、日落正西”的意象。读音为“市”的水果叫“柿”。破解了“市”,就能了解“柿”暗藏的原意。众所周知,到了秋分,红柿挂上枝头。古人为什么将柿子称为柿?原因就在秋分的日出点或日落点处于正东或正西,是在“市”的当口上。

  在《易经·系辞下》中,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记载。依据“日中为市”的说法,现在流行的说法为,在太阳当头的正午做买卖。此说,将“日中”理解为“正午”。

  但伏曦笔墨汉字会社认为,“日中”的原意是日出点或日落点处于正东或正西方位的那一天。理论上即为春分与秋分,而实际上因为视觉与气温等感受偏差,在清明与寒露前后。

  日中为市,按照正午作交易的解释,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虽然这在今人的眼里或许不能理解,但如果放在古代,再也正常不过。如果选择在清晨或傍晚交易,在古代是很难实行的。古代交通不便,照明条件极为有限,若清晨交易就意味着夜里就要出门,若傍晚交易,回家就要摸黑,只有中午,阳光下的交易才合情合理。且很早时期的古人交易做生意,都是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来回都带着笨重的货物,选择在中午时段进行交易,才是最可行的。

  然而,中午作交易,一年有360多个中午,最早的古人因确定不了哪一天的中午,是无法相会聚集的。因为古人没有统一的日历,在通信与交通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很难让公众讲清楚一个确切的日子。而且古人的商贸活动远远不如今天发达,不可能每天都有集市活动。最能表达清楚的日子只有四个,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因为这四个日子是可以通过观察太阳获取的,而冬至和夏至由于气温和物产的原因,不适合做交易,所谓的“市”只有两个,一个在春分,一个在秋分。当然,实际上,由于观察和气温感受等因素,可能后移至清明、寒露前后为“市”。

  如果用古汉字来理解“新市”的本意,那么,“新市”的意思或可解释为:到了清明节或寒露节前后,大家到一个叫新市的地方去相会做买卖。而每年清明时节举办的蚕花庙会似乎印证了“新市”的原始本意。“新”的本意为日夜均分的清明时节(理论上应为春分日)应该出门生产劳动和交易了,被作为夏半年的开始。日夜均分的日子除了春分还有秋分,由于古人观察及实际气温的升降有一定的滞后性,秋分之后的寒露前后才被作为冬半年的开始,巧合的是,近些年来新市的羊肉黄酒节也大多选择在寒露前后举办,与清明大致相距半年。如果说蚕花庙会是“夏半年”的“新市”的开端,那么,羊肉黄酒节就为“冬半年”的“新市”的起始。

  如果仅从“新市”两字的古汉字上推测,新市的历史远远超过现在人们的认知。或许,原始的新市是这样的:数千年前,这里就有了春与秋的两次“会市”,大家选定的日子或在清明和寒露,或许,分居于各处的古人尚不能精确肯定在某一天去赶集市,因为大家没有统一和明确的日历,但通过观测太阳,大致能确定春分与秋分,只要到了春分至清明、秋分至寒露的这两个时段,就会不约而同划着木舟,到原始的新市集市进行物与物交换。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新市有了固定的店铺,逐渐走向长期性的集市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