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文字:   打印

杭州开了三家门店专卖德清菜 这对德清夫妻“十年磨一菜”
时间: 2018-09-25 来源: 作者: 记者 朱宇飞 通讯员 任洁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舞阳街道山民村陈介山,有一个农博家庭农场,熊德向、黄菊仙夫妇俩在这里打理着自家的菜地已经8年了,每天,他们将自家菜地里的十多种时鲜蔬菜采摘后,用一辆货车送到省城,供应给杭州市民。而省城的三家门店,都是农博家庭农场自营店,每天数千斤时鲜蔬菜就这样走向了千家万户。

  其实,熊德向夫妇在杭州卖菜已经十年了。十年前,夫妻俩做木材生意亏了,觉得在杭州做生意应该能赚钱,就将翻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卖菜上。2010年他们在杭州西湖区行政中心边上的菜场租了一家摊位。当时的租金是一万多块一年,刚开始时两人只有150元一天的营业额。生意一直到2012年开始有了起色,但一件事促使夫妻俩打定主意,要有自己的菜地。

  杭州的菜场,对质量是比较严格的,隔三岔五地要进行抽检,检测不合格的菜要没收。夫妇俩当时还没有自己的菜地,因此要从周边村落的菜地里收购一部分鲜菜供菜摊去卖。没想到的是,在卖的一批蒿菜中,被杭州的检测部门检测出来其中一批农药超标。好几百斤蒿菜就这样被没收了,还停业整顿一天。这件事给了夫妇俩一个深刻的教训:要防止这样的损失,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菜地,这样控制农残就有把握了。

  2012年,夫妻俩就在老家拥有了第一块菜地,刚开始也只有七八亩,租下后试种。由于勤劳加上菜品不错,都是新鲜当季菜,生意就越来越好。2014年夫妻两个人就人手不够了,聘请了专人来打理自己的菜场第一家门店——农博家庭农场第一家杭州门店就正式营业了。“农博菜店的小黄”成了杭州西湖区菜场的一张名片,只要一说到菜场黄菊仙的时鲜菜刚刚上市,来买菜的大叔大妈就会争相购买,因为杭州市民就想吃个新鲜、安全。杭州市民对菜很挑剔,菜叶上没有孔洞,不放心;菜叶上孔洞太多,品相不好,也不买;菜叶上的虫子死了,也不放心。“他们需要的是菜叶上有几个小洞,品相基本完好,最好还要有活虫在,他们就放心了。这就需要我们一年最多只打一次虫,而且必须在上市前20天以上,否则就达不到杭州市民的要求。”黄菊仙说。由于需求量大增,西湖区竞舟路菜场农博农场门店、余杭区良渚文化村农博农场门店相继开设,菜地也越来越大,到今年,农场面积就达到了近200亩,菜地大棚54只(只供防雨用),成为我县直供杭州最大的家庭农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