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德清茭白获金奖的思考
www.dqnews.com.cn 2018-08-09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据《德清新闻》报道,在上月底举办的2018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上,德清县农业局选送的唯一蔬菜产品“洼娃”茭白,首次亮相展会便喜获金奖。

  德清的优质水果蔬菜有不少,突然冒出茭白获得金奖的消息是许多人没有想到的。这或许有其他产品没有参展的因素,也有如早园竹笋季节不对的原因,但为什么偏偏是茭白呢?

  这与合作社社员按照合作社相关章程进行生产,即统一供应农资、统一生产技术规范、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包装销售,形成产供销一体化运行模式不无关系。近几年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我县“洼娃”茭白在我国茭白主销区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占据了较大的营销市场份额。很显然,在更早的时候,由于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单打独斗的散户,不大可能在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

  其实德清栽种茭白的优势自古就有。仔细想想,茭白金奖的得来,也是顺应自然的结果。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古人称茭白为“菰”。湖州在古代被称为菰城。资料显示,在唐代以前,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现在食用的茭白。同属太湖流域的德清,自古适合种植菰米、栽种茭白。换言之,是德清的水土环境很适合茭白的生长。

  但是,蔬果世界异彩纷呈,我们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大多数是从外地引进的,即便像大白菜那样的普通蔬菜,以前在德清也没有栽种,也是从外地引种的,所以很多德清人称之为胶菜,即胶州来的菜。

  而像茭白那样自古就自然生长在德清的水果蔬菜,少之又少。对比兄弟县区在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上的金奖产品,我们就能发现德清的潜力还很大。像绍兴,此展销会一举捧回了12个金奖,嘉兴斩获了9个金奖,与德清相邻的余杭也捧到了3个金奖。这些获奖产品,大多数的种源与当地关联度并不大,靠引进的比较多。

  像桃形李,绍兴嵊州的华堂观夏果木专业合作社参展的桃形李获得了金奖。其实,当地原本不产桃形李,1958年,华堂村人最先从奉化“三十六湾”村引进了桃形李。如今,这里的桃形李基地还借当地历史名人书圣王羲之搞旅游活动,成了当地的风景游览区,可谓一举两得。

  近年来,绍兴市大力开展“美丽园场”建设,其中“美丽果园”、“美丽菜园”的全市创建点就达50余个,已创建达标的有20家。像生姜,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是余杭小林生姜,但此次捧得金奖的却是嘉兴市南湖区生姜协会的“新丰”牌生姜。南湖区新丰生姜晚稻“万元千斤”项目被当作振兴乡村项目来抓,新丰生姜晚稻“万元千斤”被列入市区项目内容之一,今年年初专门召开全镇推进新丰生姜晚稻“万元千斤”现场会。嘉兴有关部门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采取适应可行的栽培技术模式,在晚稻田里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生姜。

  回头再来看茭白,如何让其成为更大的产业,仍有很多文章可做。邻居桐乡对茭白秸杆的再利用值得我们关注,桐乡的湖羊庄园已尝试“茭白秸杆+湖羊”模式,这对同样属于湖羊生产地的德清,很有现实意义。

  茭白也好,桃形李也好,生姜也罢,不管本地历史上有没有这种产品,只要结合自己的优势,肯下功夫,方法对头,就能创造出优质蔬果品牌来。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本地产的新鲜优质蔬果越多,生活就越是有滋有味,幸福感就越强。

作者: 一人
分享到:

相关稿件

德网专题推荐
联系我们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2-8889090

投稿邮箱 dqnews@163.com

联系地址
德清县武康街道云岫南路58号
德清县新闻中心新媒体部

邮政编码 3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