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鹰救援队、清禾公益在北川地震遗址献花
展出现场德清山鹰救援队展区
十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北川在地震中毁于一旦,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震后救援和灾后重建中,社会力量发挥巨大的作用。
5月9日~13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社会力量参与汶川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川进行,泰普森公司、德清山鹰救援队、德清清禾公益三股“德清社会力量”重返北川,感受十年间的发展变化,共同聚力社会救援、精准扶贫等工作。
重忆往昔同舟共济
十年前,泰普森用8.5万顶帐篷支援灾区。十年后,发展壮大的泰普森再次来到北川,与大安村结对共建,开展精准扶贫,以新的方式支持北川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振兴更需要产业发展。”带队前来的泰普森党委书记徐羚说,大安村是北川的贫困村,目前正在发展乡村旅游,普泰森将提供产业支持,在产业振兴发展中,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5月12日,徐羚和泰普森工作人员来到大安村,给村里80名小学生送上了书包,给每个贫困户送上了1000元慰问金。“马上就要六一儿童节了,这次来特地给孩子们准备的。”连线身在北川的徐羚时,她说,震后十年,是泰普森飞速发展的十年,企业的壮大,就更要担负起社会责任。
短短几天,徐羚说,感动、激励不断。北川一位当地政府官员回忆往昔对她说,地震后,当时哪怕是有一张瓦片都很感到温暖,泰普森的帐篷对灾区的人民而言,就是一个家了。
对于德清的社会应急救援组织而言,这也是意义非凡的十年。
“十年时间,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发展,防灾减灾救灾正在不断普及,这次参加活动,也能更好地让我们提升水平。”德清山鹰救援队、清禾公益的共同负责人方明带领了近20名救援队员、志愿者来到北川,全程参与纪念活动。其中山鹰救援队副队长时樑,更是在北川近一个月筹备活动。对于他们而言,这对推动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纪念活动分为2018应急救援论坛、社会救援力量及应急产业十年发展成果展、牵手未来全国青少年防灾减灾体验公益活动、全国社会救援力量技能竞赛四个部分。方明作为全国社会救援力量竞技大赛活动的副组长,他说,模拟的灾害救援现场,场景逼真、惊心动魄,全国各地优秀的社会救援组织集结在这场竞赛中,不仅看到了应急救灾能力的提升,更看到了、感受到了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巨大力量。
“活动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要把公益和社会救援走下去,用我们的力量,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方明说,今后他们更多地开展社区宣传,将把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到传递到每个人,最大化地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
十年新生砥砺前行
十年前灾难的满目疮痍,十年后重建的面貌一新,在北川都能看到。
看到北川地震遗址时,徐羚内心沉重,她说,看到这样的灾难,越发感觉人类的渺小,更要铭记灾难带给人类的警示,此时她更觉得社会救援力量是真英雄,值得钦佩、致敬。在看到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中的“德清元素”,徐羚的感动自豪油然而生。
“相比之下,我们是幸运的,企业更要担当起社会责任。”徐羚说,对泰普森而言,地震后的这十年,带着支援灾区时的那股担当、奋斗精神,企业快速发展。如今,泰普森已经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休闲用品的生产企业,2017年产值超过百亿元。今后,泰普森的社会责任更不会停步。
在北川参与活动后,回到德清的山鹰救援队副队长周海珍,同样内心久久不能不平静。“十年后,看见这场废墟,依然沉重,更要珍惜如今拥有的一切。”这次北川之行,对每人而言都会带来更多的感悟。
在活动中,山鹰救援队的队员们一遍遍地传递防震、急救知识,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孩子和家人。
不过,灾后重建的北川,崭新的羌城已拔地而起,让到过北川的人安心了不少。周海珍说,新县城不错,当地百姓生活也不错。新县城名叫“永昌镇”,寓意永远繁荣昌盛。他们也真心希望,那里的每个人都能平安。
走过十年,回望十年,其实无论是灾区还是全国,都因此带来了很多变化。社会救援、社会公益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有了更好的发展。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灾难带来的伤害或可遗忘,灾难中涌现的人性闪光点,则是需要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