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文字:   打印

东西被吃贵了先别发火
www.dqnews.com.cn 2018-05-02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众所周知,今年小龙虾价格特别贵。据央视财经4月24日晚报道,在小龙虾的主产区湖北省潜江市,一些高等级的小龙虾价格涨幅甚至达到了60%。虾贩说,去年冬天冻了一冻,产量少了,而吃货反而多了。

  另有消息说,今年早春的长江刀鱼卖到2000元至4000元一斤,最贵的卖到了8000元一斤。鱼贩说,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

  看到这样的消息,不少人想想就来气,自然而然“愤青了”,第一反应便是要抨击些什么,控诉些什么,引导些什么,揭露些什么。

  刀鱼,原本是没有什么人吃的,以前只卖几分钱一斤,甚至给猫吃。德清的小龙虾,20多年前只要一两块一斤,还没人买,这些年价格也是往上蹿,花掉半百钞票,数一数没几只虾,还说是便宜的,个头大一点的,还要贵。

  住在长江边上的老年人都知道刀鱼在以前不值钱,而近些年来被炒上天,菜场里几乎看不到,看到了也买不起,所以只能看看。就像30年前,德清的甲鱼、青虾捕不到了,普通人更是吃不起。

  但是,更早的时候,甲鱼、青虾是没有人当成一道好菜的,甲鱼甚至是不愿吃的。而后来冒出来的小龙虾是不敢吃的。

  “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也就是口味这个东西是没有定性的。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一个人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如果将作家汪曾祺说的口味,用在刀鱼上,倒有几分贴切。

  刀鱼这种长江里的野生小鱼,肉少个头小,本来是不当鱼吃的,但吃吃也就习惯了,非但习惯了,竟然发现口味比四大家鱼还要鲜美,居然成了稀世珍宝。

  从生态角度上讲,吃贵的东西,就是一种罪过,再这么吃下去,真要让刀鱼断子绝孙了。

  然而,从产业、从市场的角度看,贵就意味着利润空间,当初德清的青虾、甲鱼、白鱼等,都因为野生的几乎绝迹,才催生了人工养殖。

  这些年来,吃货们演绎了生态链中的一环,你不吃,价格就跌,价格一跌,吃的人就多,吃的人一多,货就紧张,价格又涨,涨到你吃不起,就进入下一轮的生态再平衡。

  二十多年前,许多人还不认识小龙虾,后来,各地泛滥成灾,德清的水田、河塘也到处是小龙虾,貌似生态灾难要出现了。但是,此时,吃货们把问题给解决了,角角落落的小龙虾竟然被抓光,于是,催生了小龙虾养殖业。据称,小龙虾在全国已成千亿级以上的市场。

  汪曾祺说,他曾经夸口,说他什么都吃,但实际上他很怕香菜那种臭虫味,为此挨了捉弄。他去自家所开的中药铺吃面,——那天是药王生日,铺中管事弄了一大碗凉拌香菜,他一咬牙难受地吃了。从此,就吃香菜了,变好吃了。

  汪曾祺的作品如其人,少有教育意义。他甚少为了抨击什么、控诉什么、引导什么、揭露什么而写作,却在没有立场的宽容中,意外地腾出了太多的空间。正因为更多人有了这么一种态度,为成就一方产业提供了起步发展的氛围。

  据报道,因为刀鱼价格高得离谱,引起了投资者的兴趣,如今,刀鱼的人工养殖已经相当成功,口味几乎等同于野生的九成,而价格也随着人工养殖规模的扩大,又可以走上普通人的餐桌了。而小龙虾的养殖户,因为看好市场,今年也有大增的迹象,涨上去,或许也会跌下来。

作者: | 记者 陆晨晖 通讯员 沈飞斐 吴洁炜
分享到:

相关稿件

×

展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