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国宝朱鹮们如何越冬?
www.dqnews.com.cn 2018-01-25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寒风凛冽,气温陡降。生活在下渚湖畔的国宝朱鹮是怎么度过寒冷天气的?野外放飞的朱鹮们又将如何在严冬觅食,或者像大雁等候鸟一样南飞?带着种种疑问,1月23日下午记者走进了下渚湖国宝基地。

  在距朱鹮野外放飞训练大笼约五百米远的大门口,记者看到了七只在野外生活的朱鹮,它们静静地蹲坐在笼子上方,看到人走近,就一齐舞动翅膀飞走了,并且发出了高亢嘹亮的鸣叫。种种迹象表明,野外放飞的朱鹮不愿意离开下渚湖这个家。

  走过两道防护铁门,记者来到了负责下渚湖朱鹮基地管理工作的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办公室。站长邱国强带着记者来到了朱鹮基地监控室。看着数十块电子监控屏幕,邱站长介绍说,下渚湖基地已经装了近八十只摄像头,对基地朱鹮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进行了无死角监测。目前在基地圈养的朱鹮有209只,野外放飞的有60余只。虽然朱鹮原本是候鸟,但目前德清的种群是从陕西洋县仅存的7只朱鹮繁衍的后代,而陕西洋县的这些朱鹮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条件的变化,已经从候鸟变成了“留鸟”,陕西的绝对气温在冬天低于德清,因此德清的这批国宝也已经成为“留鸟”,一般情况下不会再迁徙到外地去过冬。

  严寒与风雪要来了,这些朱鹮在笼内如何进食?冰冻天气下,朱鹮宝宝们的食料是否备妥?邱国强说,朱鹮的主要食料就是活泥鳅,笼内朱鹮一天要吃一百多斤。如果池塘因冰冻而不能捕捞,可能会影响它们的餐食。为此基地已经准备了预案,请供应商预先准备了约十天的鲜活泥鳅备用,万一池塘冰冻也可确保朱鹮们食料无忧。另外,预案中还有加固笼舍,增加挡风设施,管理员老许已经准备了两支毛竹,准备在大雪天用它来清除笼布上的积雪,确保笼舍不被积雪压坏。笼内的209只朱鹮可以靠自身的羽毛和充足的食料过冬,那么野外放飞的60余只朱鹮又将如何挨过冰天雪地、河面封冻的寒冬呢?

  邱国强面前的一台监控器画面特别清晰,而画面里呈现的,正是我县下渚湖畔沿河村一窝野外放飞自由生存的朱鹮,两大两小。其中一只成鸟正在用长长的喙加固枝条垒成的窝巢,以对抗将到来的雨雪冰冻天气。它们一家四口都在自己筑在香樟树上的窝巢里,避风挡雨,显得精气神特足,自由自在。两只大一些的成鸟正是2014年放飞的第一批朱鹮,而两只小鸟是它们在2017年生出的宝宝。这对成鸟在2016年也繁育出一对小朱鹮,如今那对小朱鹮已经在外面独立生活。这一对首批放飞的朱鹮当年就喜欢在沿河村的这棵香樟树上栖息筑巢,因此基地人员就在那里安装了摄像头,从此它们的巢居生活,包括生蛋、喂食、孵化都被摄像头录进镜头,基地每年都用一只4T的硬盘来存贮这些实时数据存档,从而成为全球野外放飞朱鹮生活起居的稀有资料。英国爱丁堡大学、浙江大学等多家动物研究机构都对这些珍贵资料赞不绝口。

  记者了解到,我县第一批野外放飞的朱鹮是33只,2015年出生第一只野生小朱鹮,2016年出生了10只野生小朱鹮,2017年出生了21只。每只野外放飞的成鸟朱鹮上都有全球定位系统芯片嵌入,很方便查找。它们都在本地栖居,因为习惯了本地的气候与环境。除了本地丰富的水产养殖资源可以方便地让朱鹮们在附近野外觅食外,基地还专门辟出一个野外池塘用来不定期地倾倒一些泥鳅等食料,野外朱鹮们即使一时难以找到食料,也会到此处来觅食充饥。

  邱国强告诉记者,从2008年到现在,从10只洋县朱鹮到今天的总共270多只,预计今年我县将拥有超过300只的圈养朱鹮,成为全球圈养朱鹮数量最多的基地。因此朱鹮在我县过冬不但不成问题,而且下一步基地将采取种群优化措施,逐年分批与外地朱鹮进行种禽交流,减少近亲繁殖带来的基因不良状况,这样德清本地的朱鹮将会越来越健壮。另外,目前是第一代野外放飞朱鹮在野外生下的11只朱鹮性成熟时节,不出意外的话将会在今年春天诞生第三代。这第三代将是德清野外朱鹮真正纯野生的自然孵化(父本、母本均为野外孵化),将会拥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作者: | 记者 朱宇飞 通讯员 沈颖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