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寻找新市前身陆市
www.dqnews.com.cn 2018-01-17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位于龙溪下游的石塘自然村

位于运河上流的新市镇区

石塘圣塘潭

石塘圣塘桥上古老的纹饰

  说起新市,往往会连带“古镇”两字,说明它历史悠久。新市的历史有多久?一般认为始于公元309年,也就是说有1709年历史。为何有这样明确的时间点,这与新市的来历有关。

  疑惑难解

  关于新市的来历,最早的记载是明正德《新市镇志》:“邑南十五里,旧为陆市。晋永嘉三年夏,淫雨一月,洪水大发,市一夕沉。居人徙而东,有陈廷肃者来镇相地,以其水陆环绕,舟车通利,遂率众定居,岁久成聚,谓弃陆市而新徙于此,故曰新市。”这段记载明确表示,新市由陆市而来。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来源肯定不是指这块地界的产生,地界亘古就有,无所谓来自哪里。应该是指这块地界上的人口集聚的开始。也就是,新市这个地方,本来没有什么人居住,陆市的人徙于此,才逐渐成市。

  因为新市源于陆市,历来有不少学者对陆市在哪里这个问题产生兴趣。但是由于陆市这个地名没有传承下来,《新市镇志》记载中只表述为“邑南十五里”和“居人徙而东”这两个方位,没有指出那个村落,或当时的什么地方。加之年代久远,沧海桑田,信息丢失难以考证。这让一代代探寻者犯了难。

  关于陆市的位置,史料中只有零星、模糊的记载:清康熙《德清县志》中记载:“陆市在县之东南,晋永嘉中为洪水所没,至今其处为溪漾,下有阶基屋础甚多。每天晴水缩,历历可见,舟行篙着其底,砖石相击,锵然有声。夏月川浴者,或得铜铁陶瓦之器。”这段记载最早出自宋嘉泰《吴兴志》,清康熙《德清县志》把它放在作为传说,未经考证的“遗事”目录下。分析这一记载,可信度低。首先没有指出哪个溪漾,其次内容也是不真实的。陆市是被洪水淹没的,不是突然陷落地下,洪水退去后又会露出地面,不会永久沉没在水下。地球曾有海进海退期,即海平面上升回落,最后一次出现在四五千年前,1700多年前的晋代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记载中的细节描述,当是张冠李戴,或编故事,就像下渚湖水下原来有村庄的说法一样。这一记载证明,南宋时就没有了陆市,只是传说,那时的人就在寻找陆市。

  1994年版的《德清县志》记载为“新市前身为陆市(今属雷甸乡)”。位置更加模糊。也有学者认为,陆市在新安镇下舍一带,种种说法不一。至于陆市具体在现今的什么位置,从来没有人说清过。

  记者对这个问题也感兴趣,多年来一直寻找陆市。按明正德《新市镇志》记载,陆市在“邑南十五里”,它的位置就在余杭洪家桥一带了。按清康熙《德清县志》记载,在“县之东南十五里”,当在雷甸的黄婆漾、白云桥一带。按一些学者的说,在“县东十五里”,则可能在下舍的官田圩一带。记者专门到这些地方作过寻访,找不到遗迹,当地人都不知有陆市一事,没有相关的传说,也没有发现与陆市读音相近的地名,寻找无从入手。之后,记者凡到了那一带采访,常留意此事,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切入口。

  源起传说

  近段时间,为探寻德清最早县名武源的由来,记者去钟管镇干山村石塘,次数很多,熟悉了那里的河流、地貌。同时访问了当地许多村民,倾听他们的叙述。日前,一个叫潘洪泉的老人在不经意中向记者讲了这样的事。在他年轻时,曾听村里的一位老人讲过:很久以前,石塘相当闹猛,是一个集市,中心位置在圣塘潭,沿石板路可以到苎溪漾一带。后来一场大水冲垮塘坝,石塘淹没了,石塘人沿河道往东搬迁到了新市。记者心头一震。接着问,有没有听说陆市这个名称。他说没有,但此地叫陆家兜。难道这里就是苦苦寻找的陆市?

  潘洪泉老人讲述的是民间传说,民间传说与历史记载不同,它表述的历史有很多是荒诞的。但是这要看传说的是什么内容,比如讲鬼怪神仙,各地大致相同。讲某一座庙规模如何大,都说有99间或999间屋,等等,大多是虚无的。而就某一个特定的事件,则应该有真实历史事件的影子,只是有演义的成分,不然怎么会平白无故出现。因此,一个没有研究过陆市与新市这段历史的农村老人能够讲出与志书记载相近的事件,这是值得关注的。

  记者从地图上查看了石塘的位置,惊讶地发现,石塘与老县城的距离正好也是十五里,只是它方位在县城东北。其实史书记载陆市的方位就是模糊的,明正德《新市镇志》记载是在“邑南十五里”,清康熙《德清县志》记载在“县之东南十五里”,孰是孰非难以确定。因此在“县之东北十五里”也是有可能的。还有,记载中有“居人徙而东”,如果陆市在“邑南十五里”或“县之东南十五里”,则至新市不是“徙而东”,完全是“徙而东北”。而石塘则是真正的“徙而东”。

  从迁徙的线路来分析,如果陆市在县之南、东南,择地到新市,水路复杂,沿途河汊港湾众多。况且是1700多年前的古代,选中新市这个地方,是偶然中的偶然。而从石塘至新市,一路往东,便捷得多。曾经的德清经新市到善琏航船就走这条线路。也就是说,从石塘徙至新市的可能性更大。

  记载中有“晋永嘉三年夏,淫雨一月,洪水大发,市一夕沉”。一个地方一夜之间淹没,要么强烈地震,要么溃堤的洪水。观察记载中假设的陆市位置,他们地处于溪漾地带,水网交错,“淫雨一月”,水是漫漫上涨的,不会一夜之间淹没。而石塘位于东苕溪入太湖的主河道旁,东苕溪水至这里有一个拐角,从水利上分析,这种游龙般的特殊走向容易溃堤。如果岸边有村落、田地,则必须筑塘坝防护。德清史志记载,石塘在唐初曾修筑过武承塘,工程规模很大。证明这里确实是水患频发之处,武承塘应该是在原有塘坝基础上修建的,之前也存在塘坝,只是没有被记载。因此“淫雨一月,洪水大发”,洪水造成石塘处溃堤,才会出现“市一夕沉”现象。这个现象,对石塘来说是真实的。

  岁月留痕

  如果石塘是曾经的陆市,尽管过去了1700多年,很多东西湮灭了。但总会留下一些痕迹。

  石塘自然村中心位置有一个圣塘潭,此潭面积不大,却与五条河流沟通,像人叉开五指的手掌。与之相通的河流较规整,都以潭为中心,发散、汇聚。据记载,南朝时的姚峤,为了治理水患,提出从石塘附近的苎溪漾开挖一条河流,引水入海。这说明当地很早就实施水利工程,这些河道可能是人工开挖的。传说圣塘潭深不可测,但有村民曾探过深浅,其深度与一根捻河泥的竹竿相当,确实较深。关于此潭有种种传说,因五条河与之相通,称为五龙之地。其中有一个传说,说潭底有一个石棺,还有仙人出没。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新市的陈家潭和陆修静与仙潭的传说。

  石塘曾有很多古石桥,因为河道填塞,这些古桥或埋或拆,目前在圣塘潭旁还留存一座古桥。桥额名新丰桥,当地人称其为圣塘桥。按照桥型、文饰以及石材的风化程度,此桥年代久远,文保部门推断为宋元古桥。记者认为,桥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修缮、重建的,圣塘桥上一些更古老的印记有可能在重建中消失了,或尚未发现,其始建年代应该更早。

  一些村民告诉记者,民国时圣塘潭南面还保存一个古戏台,演戏时大家划船来到潭中看戏,闹猛得很。这有点像鲁迅笔下《社戏》中的情景。现在,古戏台已经无影无踪,但是村民在戏台周边盖房挖地基时,常能挖到连片的墙脚、柱石。从这些迹象中可以看出,石塘不是一个荒僻的村落,而是有一定规模的集市。

  按常规想,石塘如果是陆市,洪水淹没后,人口迁移就荒废了,为什么继续存在一个较大的村落。其实不然,陆市因洪水淹没搬迁,水退之后,房屋等还在,有了这些基础设施,后来之人容易在此生存。到了唐代,修了武承塘之后,水患减少,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又逐渐兴旺起来。应该说,石塘与陆市是一种传承关系。

  今天石塘这个地方又称为陆家兜,字面上有“陆”无“市”,但是在离陆家兜不远的苎溪漾边还保留着“雅市”和“宋市”地名,这种地名在现在的村落中少见。地名承载着历史信息,在历史变迁中,古地名大多消失,“雅市”和“宋市”应该是古地名孑遗。那一带在同时期的古代应该还有带“市”的地名,陆家兜当年会不会称“陆市”呢。

  1700多年前,陆市人迁徙至新市,为什么是这个地方,而不是别处?如果仅仅是为避水患,从石塘往北越过龙溪就是地势较高的山地,何必要远徙新市。这应该与古人喜欢生活在自己习惯了的环境有关。明正德《新市镇志》记载:“有陈廷肃者来镇相地,以其水陆环绕,舟车通利,遂率众定居。”应该说,在德清中东部地区,类似的环境很多。然而,石塘与新市不是一般的相似,而是非常相似。两地除了都是“水陆环绕,舟车通利”外,还都与大河相邻,只不过石塘位于龙溪下游,而新市位于运河上流,这或许是考虑避水患。前面提到的圣塘潭及周边河流分布,与新市的陈家潭处环境如出一辙。有意思的是,后来两处都有潭中有仙人出没的传说。这种种相似性不应该是巧合,必定有内在联系。

  综上所述,陆市很可能是新市正西方向,相距约14公里的石塘。当年陆市人常遭东苕溪水患,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无法修筑坚固的塘坝保护家园,在一次大洪灾后,选择了出走。他们沿着河道一路往东,迁徙到了新市这个与原来的家园环境相似、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定居下来,岁久又成市。因为是放弃旧的陆市而迁徙到了新的地方,所以改名为新市。而陆市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被人淡忘,成为了历史谜团。

作者: | 记者 宣宏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