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文字:   打印

“师徒传承” 为何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www.dqnews.com.cn 2018-01-02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现在经常听说人要做好“师徒传承”,但实际上并不多见,而且做得很好的,则更少。笔者在一家企业遇到一对师徒,师傅私下里告诉笔者,这小年轻,无心学,也没啥好教的。徒弟则说,学了也没啥大用处,反正发不了财。

  曾几何时,每个职场人都有一个师傅。无论是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还是在办公室的职员,即使是名医、艺术家,他们都是从学徒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但是,随着大规模生产的兴起,以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很多单位倾向于用现成的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师徒传承”也日渐式微。加之,师傅没有积极性教,徒弟没有积极性学,即便有形式上有师徒关系,实际上也是名存实亡。

  长期以来师徒传承的文化氛围之所以淡了,是由于旧式师徒制度存在着严重弊病,比如电影《霸王别姬》中,旧式戏班里师傅打徒弟是家常便饭,屁股打开花的事在今天一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因为事实上的人身依附关系,还存在着门户之见,所以,旧式师徒制度早就被抛弃了。带有门户之见的私人收徒已被公平录取的院校所取代。

  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新的问题,我们现在很需要新型的师徒制的回归。由于专业人员往往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成就欲,标准化的要求可能害了他们,让他们失去个性,失去创新兴趣,所以很需要一个能够为他们量身定制提供建议的“师傅”。这些资深的“师傅”能够以专业眼光发现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朝着某一方向努力,将师傅的经验传给他们,缩短他们摸索的时间和无效的徘徊,为他们提供很具体很有用的参考意见。所以,无论在各行各业,师徒传承多了起来,但口号喊得响,行动做得少,原因何在?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师徒制度的文化传承,要让师徒传承文化能够延续下去,必须要有一种传承的文化氛围,才能有力地推动传承。

  笔者去宜兴参观,发现这里仍有许多不拿工资的学徒,师傅只供饭,不付钱。但师傅会手把手、面对面,毫无保留地教。据称,学徒期限普通为3年,长则5年、6年。有的拜师时还有一定的典礼,学徒要下跪、敬茶。徒弟也总会帮师傅干些家务活,师徒之间如亲人般相待。虽是旧习,但还是有存在的道理。

  蕴藏在紫砂壶中的师徒关系为何得以长期存在?据称,当初顾景舟大师收徒弟时,要对徒弟进行特殊的考试,让他看看将来的徒弟有没有这方面的才华,肯不肯动脑筋,未来有无出息。说白了,师傅带徒弟,得让师傅挑选过,也就是让师傅出考题。而笔者在一家企业遇到的那对师徒,师傅内心根本就不想收这位徒弟,徒弟也无心拜师,是企业老板“拉郎配”,效果自然不理想。

  那么,许多师傅为什么不愿带徒弟?功利性太强是重要因素。比如有的企业,遇到问题就请师傅,开的价格当然不低。但一旦问题找到,就认为师傅已经过时,找个理由就将师傅辞了。现代社会一些人将利益看得太重,而情分越来越少。加之有些年轻人只想赚大钱,不想踏踏实实做小事。总之,根源在于功利性太强。还有,人员流动性太大,师傅带会了两个徒弟,没多久跑了一个徒弟,徒弟留下的活只能让师傅完成,最终另一个徒弟也跑了,师傅尽干擦屁股的事。

  要让师傅愿意带徒弟,还得从机制、体制上助力。如宜兴紫砂界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起,从数十万陶瓷工艺从业者中,评定出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员,几十年来,无论企业的体制是在集体国营时代还是个私股份时代,徒弟们都以能够传承前辈的优秀文化引以为荣。今天,在这里你更能感受到浓浓的师徒传承氛围。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