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了,如何来维持?”“整村集聚了,如何来盘活土地?”“村村景区化,那如何来实现全域旅游?”……11月22日上午,钟管镇政府大楼的会议室内,村(社区)干部、城建办负责人围拢着4名“专家”,争相提问“乡村振兴之路该怎么走”。
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的确,乡村振兴中的旅游供给,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最好的路径。事实上,这几年,钟管镇着力提升各村“颜值”,通过培育农业旅游融合产业,开发农业农村生态资源,促进乡村产业链延伸,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然而,难就难在村与村之间“最后一公里”打通的问题。
面对盘亘在内心许久的疑问,城建办主任嵇其伟向专家们“发问”:蠡山有爱情小镇、曲溪有中医文化,干山有农商文化,各村都已向景区化发展,但要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一时美”到“持续美”,光有景区的参与还远远不够,我们最缺的是什么,关键要做什么?
“硬环境上,要消除每一个细小点上的脏乱差;软环境上,注重提升公共服务共享度……”来自省城乡规划院、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旅游设计公司等单位的4位专家直言不讳,围绕乡村发展建设中的“疑难杂症”各抒己见。
“我们村区位优势不明显,但如果游客能沿着景观带,一路畅游钟管,最后来到我们村享受一段旅游体验,那可是带动了整个镇的乡村旅游。”沈家墩村村书记房春华直言,走好乡村振兴路,需要各村主动打破空间限制,做好节点文章。
“这个农村生活污水长效管理怎么跟上?”“村道拓宽种植的绿化能否形成风景?”……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
小雪节气已至,天越发冷了,但这些村居干部的心里暖融融的。借着全省万村景区化建设的东风,钟管将努力做好乡村振兴发展规划,通过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经济、丰富“文化旅游”内涵等形式,实现全域美丽,全域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