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家门口的一场“垃圾革命”
www.dqnews.com.cn 2017-11-21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银子山三组26户来领桶了。”昨天一大早,武康街道对河口村的每户村民都领到了一只蓝色垃圾桶,专门用于投放厨余垃圾。至此,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深秋季节,走在德清乡间小道,目之所及,河道水清岸绿,庭院美丽整洁,黑色的柏油村道两旁,沿道而栽的无患子树披着黄色外衣,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这不是一个乡间村落,而是一个全域美化的大公园。县综合执法局自2014年启动“一把扫帚扫到底”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及末端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工作开展以来,如今在德清的任何一个村,都能看到美丽的场景。

  村民说,村庄之所以越来越整洁,垃圾分类功不可没。垃圾分类,这个令城里人都感到头痛的事,在德清的农村竟做成了,而且效果明显。一个数据能说明一切,全县已建成投用9座日处理量为300公斤至500公斤的小型垃圾资源化利用站和2座日处理量为10吨的大型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总处理量达23.9吨/天,出肥率达7%,实现垃圾减量率93%,已发放分类垃圾桶近9万只。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就把生态宜居作为一个重要任务。而对德清来说,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充分表明,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从源头做起,美丽乡村建设才能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管理科科长武少刚告诉记者:“按照农村垃圾‘四分四定’原则,目前全县已建立起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及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车运输、定位处理制度,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工作。”

  不过,事实上,两种垃圾是否分得彻底,还得靠每户农户做这件事的细致和自觉程度。武少刚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三年来,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考核奖励措施,目前农户垃圾源头分类投放的意识和习惯已经基本养成。

  在乾元镇的“生态资源化处理中心”,城乡发展有限公司乾元项目部副经理陈斌斌每天的职责就是指导工人对收集的垃圾进行挑拣。

  “上午,共处理了周边约35个行政村收集来的40余桶可堆肥垃圾。从中挑出的‘漏网之鱼’只有小半桶。”陈斌斌笑着告诉记者,“可见,农户的垃圾分类质量还是挺高的。”

  回收后的垃圾如何处理?“每天早上垃圾收集员会上门收运蓝色垃圾桶里的厨余垃圾,再运送至垃圾处理中心,进行生物发酵,变为肥料再利用。”武少刚告诉记者,产出的肥料有一部分会作为奖品分发给参与垃圾分类的村民,还有一部分用到绿化养护上。

  收走的垃圾被换成高质量的有机肥,也能换成绿色积分兑换,这样的好事,农户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怎能不高。

  正因如此,在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的基础上,村村都重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田趣”的江南水乡味道。今年6月,我县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百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区、市),尤其在农村垃圾分类概念和资源化利用率方面,得到了国家住建部的肯定。未来,可以预见的是,正是因为有了这场农村百姓家门口的“垃圾革命”,德清的乡村振兴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作者: | 记者 王珏 实习记者 魏余杰 通讯员 姚佳期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