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一本明代德清 县志背后的故事
www.dqnews.com.cn 2017-07-20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日前,记者为采写《说说德清长桥那些事》一文,前往县史志办查阅史料,发现该办收藏的明代《嘉靖德清县志》很特别:封面和装订颇有古意,内页却是油印的。经询问,原来此书背后还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84年德清县决定修《德清县志》,次年成立县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抽调人员,建立写作班子。随后编纂人员开始征集史料。方志是古代官方编纂的史料,具有权威性,因此收集方志是一项重要工作。

  德清方志始于宋,据《浙江方志考》记载,德清县最早的志书是纂修于南宋嘉熙年间的《余不志》,可惜此志早已失传。1986年秋,编纂人员获悉,嘉靖《德清县志》尚存世,这是已知德清县留存下来的最早的县志。于是四处寻找,终于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该志。

  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嘉靖《德清县志》,纂修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是当时的德清知县郝成性在明嘉靖四年纂修的《德清县志》基础上续修的刊本,共10卷。该志属古籍图书,上海图书馆规定不予外借,也不允许复印,只能在馆内借阅。但是县志编纂人员去上海阅读、抄写很不方便。为了能仔细研读此志,也为了德清也拥有这一珍贵史料,县志办公室决定派摄影师前往拍照,以留下此志的影印件。

  当摄影师李忠元前往上海图书馆实施拍摄时,图书馆方告知,他们有记录此志的胶片,但需要购买。胶片买回后,阅读却是件麻烦的事,直接看胶片,字体太小,根本无法看清,放大成照片,又需要一大笔经费。于是有人想到了幻灯机,把胶片置于幻灯机中,投影到墙上,然后人工誊抄。

  誊抄工作主要由县志编纂人员蔡剑飞和陈景超来完成。据陈景超回忆,当时他与蔡剑飞两人合作,每投影一页,他俩各自抄录。原稿一行,他们也抄一行,这样便于校对。在抄的时候把繁体字直接转化成简体字。每抄一页,两人核对,若不相符,即再研读原文,予以修正。由于抄录工作过于繁复,眼睛也吃不消,一天抄录数量最多不超过10页。就这样,他俩干了好几个月才抄完。

  誊抄完成后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用标点符号断句。古文的断句非常重要,同样的文字,不同的标点,会产生不同的意思。蔡剑飞和陈景超经过反复斟酌,完成了断句。但手稿要变成铅字,还得费一番工夫。

  县志办的韩秋敏担当打印工作。在电脑普及的今天,文字输入、打印已很方便,但在那个年代,输入文字需用铅字打字机打字。铅字打字是纯机械的,打字员要熟记字盘中数千个字的位置,还要左右手协调,每操作一次仅能把一个字印刻在蜡纸上,操作十分麻烦,是一项技术活。加之县志上生僻字多,打字的难度可想而知。韩秋敏全力以赴,逐字逐句完成了打字工作。接着用滚筒油印机油印,然后送到新市梅林一家装钉厂完成装钉。

  1987年5月的一天,当150册带着油墨味的《嘉靖德清县志》送到县志办时,大家感到欣慰。从1986年秋开始,为了这本约9万字的古籍县志,很多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现在终于成书,今后德清人也可以方便地查阅明代史志。

  如今,这本油印的《嘉靖德清县志》仍然是德清收藏的最早的德清县志书籍,它看上去虽然有点特别,与常规的古籍志书不一样,但它的内容是货真价实的。30年过去了,不知当年的150册现在还存世几册,它应该已属稀缺志书了。它更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志书,因为它的背后有一段有关德清文史工作的佳话,因此值得珍藏。

作者: | 记者 宣宏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