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的暑期,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小城德清,再一次迎来了避暑度假的高峰——通过发展“洋家乐”等生态旅游,吸引生物医药、地理信息等高新企业入驻,一幅“绿富美”的小清新画卷,正在德清徐徐展开。
“金象金牛”
引领高新企业崛起
走进德清莫干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浙江鼎力机械生产车间,一条亚洲领先的总装自动生产线展现在眼前。只需15分钟,就能从这里诞生一台剪叉式平台,远销海外。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德清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2016年德清的装备制造企业超过200家,涉及数控机床、涂装装备、工程机械设备等领域。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的企业如天马轴承、浙江鼎力等,在行业中已具备相当的话语权。
除了高端装备,德清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在快速成长中。德清县经信委副主任陆莉芳介绍,目前德清共有规上生物医药企业83家,其中上市企业3家。全县大部分生物医药产品已进入国家医保、基本药物目录以及医疗体系,2016年完成工业产值超过450亿元。根据规划,到2020年德清生物医药产业力争实现产值300亿元,打造浙北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推进“工业强县”,德清的一个主要做法是培育龙头企业。历史上,德清所在的湖州以“四象八牛”等富商闻名天下。而今,德清工业的“象牛”也在发力。统计显示,今年前5月德清8家“金象金牛”企业实现销售近270亿元,在全县工业的占比达到67.8%。
“洋家乐”
带动乡村旅游热
一间房单价在3000元左右,到了旅游旺季不提前一两个月根本订不到——德清莫干山区域的裸心谷度假村,已成为德清“洋家乐”的代表、中国乡村旅游的名片。
“德清的洋家乐,洋在理念上。”德清县旅委主任杨力平表示,德清拥有“近沪临杭”的区位优势,县内的莫干山早在20世纪初就是“度假天堂”。不同于普通的农家乐,德清“洋家乐”的经营者多为外国人,或是有时尚理念、市场嗅觉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对莫干山一带乡村特色的理解,倡导无景点的健康休闲游,通过爬山、散步、骑车、钓鱼等活动,让游客与大自然真正融合。
统计显示,目前德清的“洋家乐”已达150家,主要集中在环莫干山区域。2016年度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58.4万人次,同比增长21.2%。其中以“洋家乐”为代表的精品民宿接待游客34.8万人次,同比增长20.8%。
位于莫干山镇劳岭村的西坡山乡,就是这样一家精品民宿。西坡山乡负责人钱继良原先做珠宝生意,看到乡村旅游的机遇后,回乡租下一批农民的老房子,改造成现在的精品民宿。其中的一间客房,由猪圈改造而成,在业内有“最贵猪圈”的评价。
如今的西坡山乡,假期入住率在90%以上,经常一房难求。钱继良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原生态。西坡在建筑材料上运用了旧瓦、夯土、竹子、老砖这些简单的本土元素,每栋建筑还保留了原主人的名字:“玉芳家”、“海根家”……“我们相信,现在的乡村旅游热只是开了个头,后面还有很大空间。”钱继良说。
调好人才、公共服务的“底色”
绘制“绿富美”的画卷,除了市场发力,政府也要给力。尤其是在人才政策、公共服务方面,尤其需要政府调好画卷的底色。
德清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德清出台了“人才新政11条”,重点强化生物医药、装饰建材、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经济(地理信息)等领域人才团队的引进扶持力度。在引进培育上,对创业团队入选湖州“南太湖精英计划”的,直接给予最高600万元扶持奖励,入选浙江省领军型创业团队的给予1000万元奖励。
在服务保障上,给予人才20~200万元购房补贴;优先安排人才公寓,协调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同时,设立1-20万元中介引才奖励和1000元~30万元的企业引育才奖励。
德清县委书记项乐民说,莫干山高新区作为浙江省首个属地在县域的国家级高新区,正在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区域规划环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多项改革试点,不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带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原载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