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一处石帮岸 一段水文化
www.dqnews.com.cn 2017-04-26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水利人员在石帮岸现场向当地村民了解情况
1958年九都乡(对河口水库库区)原貌图
民国地图上的“对河口”

  最近,记者随县水利部门人员查寻水文化遗迹时,在对河口水库大坝下游的莫干山镇烂树坑村7组发现了一处高约2米,长约90米的弧形石帮岸。此处一无道路,二无河流,周边都是农田,为何有此帮岸,这究竟是什么地方?

  走访当地村民,据一位81岁叫钱水泉的村民讲述,烂树坑村7组早先是九都对坞村,也叫十三村。他听父亲说过,石帮岸是九都一个叫王新德(音)的人修的。至于这是他父亲亲眼所见,还是听说的,已记不清。也有村民说,帮岸是一个美国传教士修的,细节不详。

  以上说法不一,第二种说法乍听起来似乎不可能,老底子德清山里怎会住洋人。但细想,不矛盾。根据当地村民的讲述,观察石料的风化程度,此帮岸修筑的时间百年以上。而那时正是西方传教士发现莫干山,随后洋人蜂拥而至占地皮、盖别墅的时候,不排除他们也在此居住过或做善事的可能。美国传教士修筑帮岸不会自己动手,由他出钱,中国“包工头”王新德带人修筑。其实,这个帮岸是中国人修,还是外国人修不重要,让人感兴趣的是,此处为何要修筑偌大一个石帮岸。

  从现状看,此地根本不需要修筑帮岸,或许原来不是这样。记者查阅1958年九都乡原貌图和《乾隆武康县五里方图》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石帮岸处在余英溪故道旁。在对河口水库建造之前,余英溪并不是现在的走向。那时的余英溪在九都处(现在的库区内)汇聚了上游来水,向东流至现在的水库主坝以南约500米处,与山崖相顶,呈直角状急转往北,冲向对坞村,至对坞村村口时又回头往南,绕过余英岭,流向下游。这水流回头的地方就是帮岸处。

  那么,当年余英溪流到石帮岸处会出现怎样的场景。据当地老人讲述,平常这里只是水道,帮岸前有一大片水面,约五六十亩大小,像湖泊。水流并不湍急,常有放排工在此歇歇。但是一旦山洪来临,洪水自南向北扑面而来,撞击帮岸溅起浪花。如果没有这道石帮岸阻挡,堤岸就会冲毁。由此可见,当年修筑的这道帮岸是余英溪故道上的防洪墙。

  石帮岸所处的位置在对坞村村口,又面对一大片水面,因此当地人称石帮岸及周边这一块地方为对河口。记者在道光《武康县志》的水利记载中查到有“对坞口”地名,在一张民国地图上找到了“对河口”地名(“坞”和“河”在德清方言中读音相同)。由此禁不住联想到对河口水库。经进一步了解,德清最大的水利工程——对河口水库这个名称正是由此而来的。

  对河口水库众人皆知,但是很多人对“对河口”这个名称不能理解。水库建在河流之上,没有对着什么河,为何要叫对河口?有人还以为,有了对河口水库才有对河口这个名称。

  早在民国初期,政府就有在余英溪上建造大型水库的设想,但在那个战乱不断、积弱积贫的年代,这只能是设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兴修水利,造福于民,决定在余英溪上修建水库。1958年7月1日,对河口水库举行开工典礼。

  但是,据《对河口水库志》记载:“1958年3月,专署(当时武康县属嘉兴专署)将《武康县余英溪水库工程设计任务书》报送省人委及省水利厅审批。”这证明当时不叫对河口水库,而是余英溪水库。按常规,水库的命名,一般以毗邻水库的聚落名、水库所在山水地形名为专名,再连缀水库通名。水库建在余英溪上,以溪名命名水库是符合水库命名规律的,那么为何后来要改名呢?

  记者采访水利局退休干部陈再豪,老人今年86岁,是当年水库建设筹建人员之一。据他回忆,1957年初,水库坝址是选在距现在水库大坝下游东北方向约2公里的庄村畈处。经过反复论证,年底改为现在的位置。现在所称的余英溪,按照当时习惯的叫法,余英岭上游还是许多支流的汇聚地,没有形成干流,所以不叫余英溪,从余英岭处开始才称余英溪。庄村畈在余英岭的下游,所以定名余英溪水库。后来坝址前移,不在余英溪上了,就要重新命名。

  据《对河口水库志》记载:“4月4日(1958年),武康人委从全县抽调10人到对河口筹建水库施工。4月7日,武康县委决定兴建水库,定名对河口水库,并成立对河口水电工程指挥部。”据陈再豪说,他就是被抽调的10人之一,当时抵达的地方就叫对河口。是什么原因把“对河口”定名为水库名的。

  对河口水库库区的位置在九都,按理可以命名九都水库,没有这样命名,或许因为水库建成后九都被淹没消失的原故。记者在一份1958年4月做的《余英溪水库初步设计书》中看到,材料中多次提到野猫弄。野猫弄位于水库大坝西侧,从区位来说,离大坝最近。据说,当时确有人提出过叫野猫弄水库,但大家感觉不好听,与偌大的水库不相称,放弃了。

  “对河口”这个名字最终被选中,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前面提到的石帮岸处叫对河口,这里处于水库的主坝、副坝、泄洪道等建设工程附近,也是当年水库工程筹建人员的办公地点。站在石帮岸上,可以看到前方不远处就是将要建设的水库大坝坝址。于是有人提出以此地名命名水库,最终水库被定名为“对河口水库”。

  为一座大型水库命名,这件事放到现在或许会大张旗鼓,斟酌再三,但是在那个大干快上的年代,从进驻对河口现场,到定名,只有几天时间,以直观的方式命名也在情理之中。

  一个石帮岸,在田野中默默地躺了很多年,无人问津。如今被人发现,并解读其中的故事,不禁让人另眼相看,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