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下渚湖街道的二都小镇,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小镇极具防风文化特色,集人文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小镇的改建也大幅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预计于本月底完成建设、投入运营。记者宣宏
“这两片区域的绿化可以动起来了,注意工期安排,人手不够继续加派。”昨天上午8点,在下渚湖下仁公路旁的山地皇湿地生态治理工程临时指挥部,与下属施工单位负责人交接完工作计划后,已连续值班9小时的施工方负责人邱越雄赶紧洗漱准备休息。指挥部外,运输车、打桩机、挖掘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工程北至通济桥、南至现游客服务中心,全长近千米,完成后能很好地展示下渚湖湿地风貌及历史人文风光带,让下渚湖周边的湿地生态结构得以恢复。”下渚湖风景区管委会工程部负责人金峰坦言,多年下来,由于缺乏对湿地生态系统化的管理,下仁公路沿线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了较大损害,该工程不仅有利于修复生态,还大大拓展了下渚湖湿地公园的视野。
30多台挖机全力以赴平整土地、几十辆运输车络绎不绝清运建筑垃圾、上百位施工人员轮流上阵,不论刮风下雨24小时不间断施工,阵仗如此庞大的施工场面可不多见。记者了解到,自2月底开工以来,短短两周时间,山地皇湿地生态治理工程地块内近三百多亩的缓坡草坪、主路口绿化、四季花海等景观节点均已完成基础工作,将于近日进入绿苗种植阶段,整个湿地生态治理工程正全速推进。
“整个工程最花时间的就是前期的土地平整、三线一管迁移以及后期的绿苗种植环节,为应对这个点多、面广、量大的工程,我们采用了三班倒的工作机制,将一直延续至工程完工。”金峰表示。
这边施工场地上一派火热,百米开外的下渚湖风景区管委会内也是马力全开。“根据工程量倒排进度,提前预制、多点多线、分区分块实施……可谓多管齐下全力提高工作效率。”下渚湖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许晓杰表示,“白加黑”、“五加二”是常态,只为了推动工程保质保量早日完成。据悉,目前山地皇湿地生态治理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本月底完成景观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