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水治到底?连日来,禹越镇的治水铁军,通过科学仪器实时检测,重点区域重点监测,工业园区雨污管网整治等一系列举措,破解治水难题,不断巩固五水共治成果。
昨天上午,镇治水办工作人员陈晟像往常一样提着水质分析仪器来到了三林村上南斗港,他要做的是给该河道进行“体检”。
陈晟把玻璃取样器放到了水中,取100毫升河水作为检测样品,滴入试剂静置5分钟后,检测仪显示结果为0.45mg/L。
“依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上南斗港的水质为二类水。”陈晟紧紧盯着水质指标说,感官污染的消除百姓能看见,要说水质类别的提高,还得有科学数值来把关,上南斗港的检测数据表明该水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
像这样的检测过程,每个月陈晟都会和同事跑遍全镇11个行政村(居),对各条河道进行摸排抽查。闻一闻、看一看,再对照水质分析仪显示的数据,分别对水质的氨氮值、PH值、溶解氧等指标进行采样分析,记录“五水共治”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位于镇上汽车站附近的扎门湾港,流经生活聚集区,地下管网年数已长,我们在对它进行检测的时候发现,不同区域的氨氮值含量不一样,对此,我们在重点区域进行污染源排查,并加大了检测密度。”禹越镇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一旦发现问题,一个电话马上联系该河道的负责人,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才能不让“五水共治”取得的成效付诸东流。
陈晟告诉记者,有了水质分析仪,能实时检测到河道水质的变化,每一项检测结果都会记录在数据库中,对它们有一个长期的动态化管理,就连一些清澈的河流也不能放松警惕。
除了科学检测,治水“组合拳”怎么打?禹越镇治水办成立专项水质检查组,每月开展例行河道水质抽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找污染源头、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将水质抽查结果与年底各村(居)考核挂钩。
今年,禹越镇已全面完成52家企业内部雨污管网整治,并委托管道检测公司完成15公里工业园区雨污水管网、450个检查井的检测清淤,彻底解决盲管、病管、串管及雨污混流等问题。最是一年春光好,催人奋进看今朝。“接下去,水质检测将延伸至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该镇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五水共治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将继续紧盯水质指标,巩固五水共治成果,把五水共治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