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渚湖街道二都集镇改造工程如火如荼,防风寺正南向的老街变了模样,但也有不变的,就是路旁的那排广玉兰树。
二都集镇改造之初,在老街重新规划设计时,就把这一排高大的广玉兰树考虑了进去,不仅要保留,而且要使之成为新景观的组成部分。经过几个月的建设,现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条曲折的水道绕树而流动,路树相融,相映成趣,成为了这条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原本平常的树,如今成了风景,观者无不点赞,那么这一排广玉兰树有什么来历呢?记者作了一番了解,据当地一位77岁叫徐连庆的村民回忆,广玉兰所处的这条街,原来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二长,南面的三分之一是个河兜浜,可以停靠船,两岸有居民。文革前,河兜浜被填塞,也成了路。那时路旁有一条水沟,由于长年垃圾积累,成了臭水沟,很不卫生。1987年,乡里大张旗鼓地组织村民填掉了臭水沟,为了美观,在上面栽种了广玉兰树。
在农村栽几棵树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为什么需要“大张旗鼓”?进一步了解后才明白,改革开放后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爱国卫生运动,1987年,中央爱卫会、全国总工会等9部门发出《在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仪》,经中央领导同意,把每年3月定为全民文明礼貌月。主要内容是“五讲四美”,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卫生是突破口。于是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讲卫生”运动。二都集镇的这排广玉兰树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现在,二都集镇的这一排30年前栽种的广玉兰树枝繁叶茂,它不仅是景观树,也是一段历史的承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