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砖还要再码一下,铁锅晚点放上去。”见到徐云兰的时候,她正在雷甸镇雷甸村文化礼堂前撸着袖子和工人搬砖打灶头。在她的带头下,村里的妇女小组长们也齐上阵为三八妇女节厨艺比拼活动做着最后的准备。
在雷甸村,徐云兰是村妇联主席,但是大家都喜欢叫她“兰兰姐”。2011年以前,徐云兰是幼儿园的老师,后来幼儿园关停,她还是难以割舍和妇女儿童在一起的时光,就毅然选择到村里做妇女工作。没经验也没人带,刚开始做妇联工作的徐云兰全凭一股冲劲和干劲。
徐云兰是雷甸村人,平日里她就喜欢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最新情况,“妇女工作就是要走得进妇女的家门,说得上她们的贴心话”。在南和尚圩组,她很快关注到了低保户杨仙英。杨仙英的丈夫出了车祸,家里老人体弱多病,还有两个子女在上学,作为家里唯一一位有劳动力的人因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许多工厂都不愿招聘她。徐云兰了解这个情况后,和村里的妇女致富带头人孙玉英联系,开展了妇女“一对一”帮扶,帮杨仙英在针织厂找到了一份轻便的工作,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兰兰,这个月文化礼堂还有什么活动?”说话的是新建组80多岁的沈金梅。雷甸村文化礼堂从前是小庙小庵,要改建文化礼堂,每天去庙里的沈金梅第一个不答应。考虑到沈金梅年纪大,徐云兰多次上门做她的思想工作,帮着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慢慢地许多村民从不接受文化礼堂的活动到现在要求有活动,“兰兰姐”也在村里收获了一批支持妇联活动的村民。
贴心热情是大家对徐云兰的印象,“兰兰姐”的名字也越来越多人叫了起来。她还是村里有名的智多星,只要和妇女工作有关系,她总有想不完的点子,比如:率先成立6个富有特色和生机的妇女功能性小组,组织志愿者亲手编织围巾帽子送给空巢老人,创立“家庭护水示范户”流动红旗评比制度等。因为她的努力,雷甸村在全市率先完成村妇代会改建村妇联的工作,也在全县“美丽庭院”创建评比中拔得头筹。 “平凡中努力耕耘,基层中展我风采”,这是徐云兰在办公桌前写下勉励自己的话。六年来,她也正是用这样的信念书写了基层妇女工作者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