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家住武康的王先生向本报新闻热线8889090求助,自从他和朋友在乾元镇的和美家园大酒店吃了一款包子之后,一直念念不忘,想知道这款包子的订购渠道。从王先生口中,记者得知这款包子就是普通的肉包,但是个头很大,吃起来比市面上普通的包子要更加美味。
是什么样的美食一直让王先生念念不忘?记者前往和美家园大酒店询问得知,原来王先生吃的包子就是——和美家园灌汤大包。自2009年推出以来,一直颇受食客欢迎,每天的销量在3000至4000个,每个售价3元钱。
一般而言,3元一个的肉包并不算便宜,但是当你看到肉包的“庐山真面目”时,便知道它的价值所在了。一打开蒸屉,满满一大笼肉包就像一个个“白胖子”。酒店经理王美丽介绍道:“这一个包子里面约有二两肉馅,价格很实在。”
细细品尝这款肉包,发现面皮松软多孔,咬开皮里面的肉汁便会喷出,鲜美异常。王美丽说,汤包之所以好吃,和制作它的面有很大关系,新和的面必须要搭配“老面”发酵。正说着,王美丽从一台和面的机器中取出黄色的面团,凑到鼻子边一闻,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让人想起甜酒酿的味道。
在厨房的面案上,三个面点师一起开工,一个揉面,一个做成小面团,另一个师傅迅速地将小面团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面皮。在面点师灵活的巧手之下,浑圆的面皮被折出20多个褶子,不到十秒钟的时间,一个拳头般大小的肉包便制作而成。
想要得到松软个大的肉包,还需要静静等上一个多小时,让面粉在自然环境下充分发酵。从调制肉馅、和面、制作、发酵、蒸制,一拨灌汤大包的出炉需要经历许多道繁琐的工序,而为了保证灌汤大包的品质,酒店每天制作定量的包子,从不加量。
“想要订购我们灌汤大包的顾客实在很多,但是面点师傅忙不过来,所以我们宁可少做一些,也要保证质量。”王美丽说。
相比这款灌汤大包,还有一款面点更是享誉老城关,无人不晓。那就是已有数十年历史的刀切馒头。虽然它们其貌不扬,且只卖5毛钱一个,但每天都是顾客疯抢的对象。
“这个刀切馒头的产生得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据说是一位跟着解放军部队南下的北方师傅所制作出来的。”王美丽说,“因为口感优于其他馒头,它便在全县风靡,自从我们酒店承包了党校的食堂后,这种馒头也一直向广大顾客出售,且价格一直保持5毛钱一个。”
王美丽告诉记者,每天清晨六七点钟,酒店的快餐厅内便会排起长队,大家都是前来购买“刀切馒头”的,每人限购20个,卖完即止。“每次来买这个刀切馒头,我想都不想,一次性购买20个,因为能买到就已经很不错了。”家住城北新村的老城关人陈阿姨笑着说道,“我家孙女最喜欢搭配着炼乳来吃,又甜又香。我老伴喜欢用它来塞梅干菜吃,味道也非常好。”
从传承数十年时间的刀切馒头到如今的“和美灌汤大包”,这家酒店的特色美食只不过是价格在5毛钱、3块钱的包子,但却在全县范围内打响了品牌。这些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传统美食,在当下更需要传承与延续。“现在我们卖包子已经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延续老城关人长久以来的习惯,吃刀切馒头和灌汤大包,早已经成为了不少城关人乃至德清人的饮食传统。”王美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