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上全家老小,约上摄影师,按理说拍个全家福是最方便的事情了,可是对于下渚湖街道塘家琪村村民符炳元一家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昨日,经过半个月的耐心等待,符炳元一家通过街道举办的“最美全家福”评选表彰活动,从街道妇联主任倪丽艳手中接过了一整套新拍摄的全家福照片,看着照片中全家人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符炳元心里说不出的喜悦。
从医45年随叫随到
今年64岁的符炳元,在下渚湖街道塘家琪村、四都村是一个名人,在村民们眼中,“老符”、“炳元”、“符医生”是一个为人平和、耐心友善的好医生。“1970年的时候,当时要求各个村都设立自己的小诊所,方便村民们就医,每个村需要推选出一个人参与医学培训,以充当诊所医生。”符炳元坦言,自己从小就有从医的梦想,得知这个机会后,二十不到的他就赶紧报了名,并于次年和村里其余几个代表一同参与专业医学知识学习培训。
说说容易做做难,要想当一个好医生,除了不断积累经验,还得花工夫去自主学习。“接下来的两年,在县里下派的专业医生的监督和带领下,我们几个代表的医术也有了起色,不过要想替人看病还远远不够。”符炳元回忆,老师走了以后,其余的代表都放弃了从医,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看病救人可不是儿戏,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符炳元开始了白天从医、晚上学习的艰苦岁月。
1973年,符炳元开始独当一面,这一干就是45年。“平均每天十多个病人,24小时“待命”,必须随叫随到,病人可等不了。”符炳元坦言,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年下来不知错过了多少次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拍摄全家福的打算好几次不得不搁置。
言传身教多人从医
值得一提的是,受父亲影响,符炳元两个女儿均走上了与医学相关联的岗位。“大女儿现在就是八字桥卫生院的医生,小女儿在县卫计局工作,小女婿也是杭州某医院的医生。”符炳元坦言,一大家子除了上面一对老人、下面两个外甥女,其余6个人里4个涉医,平时大家人到齐完完整整吃个饭的机会都不多,更别提拍全家福了。
“很多时候都是人刚到家不久,就接到单位或者村民的就医电话,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符炳元大女儿符媚钰坦言,与大医院的值班制相比,父亲的诊所要忙得多,所有工作都得他一个人弄,工作量和时间跨度都很大,所以只要自己休息日回家,总会去帮帮他。
也正是因为如此,符炳元一家在村里小有名气,是出了名的好心肠,救死扶伤的好医生。“这么一来,近十年我们家要拍全家福的难度就更大了。”符炳元苦笑到。
票数领先获赠福利
2017年1月6日,下渚湖街道首届“最美全家福”评选征集活动开始,街道辖区内各个村纷纷选送了村里最美家庭的参赛故事和照片,并予以了投票竞选。“有这个活动以后,村妇女主任就联系到我,希望可以把我们家的故事分享出来,说票数高的话还可以获赠一套全家福。”符媚钰坦言,想着家中多年都没拍全家福了,这会正好有这么一个机会,也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参与了。
“很兴奋,半个月后公布的票数,我们家344票,位列‘温馨全家福’第五名,也就获赠了街道送的整套全家福。”符炳元表示,有了这么一个契机,今年过年期间,全家商议决定必须抽空完成拍摄,也就有了如今的崭新全家福。“希望能借此活动,让更多的人积极表达对家人、对家庭的爱,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下渚湖街道妇联主席倪丽艳说,近日符炳元一家还被获评成为了全县2016年度“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