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一辆满载400株碧根果树苗的车开进了雷甸镇双溪村,村党总支书记金建新早早就在钱家湾组等待着这批树苗的到来。只见,五六个工人忙着把树苗搬下车,按照金建新手中图纸的规划,一株株带着身份标签的碧根果树苗严格按照图纸标注点进行种植。县林业局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这批碧根果有3个品种,考虑到授粉结果,每棵树苗的种植位置十分考究。”
不光光是碧根果,这块地上还种着一片樱花林,此番是要将两个树种进行套种。眼前的这片40亩景观樱花林是去年双溪村种植完成的平原地区绿化示范基地,当时种植的时候也主要考虑到景观需求。此次碧根果套种是省林业厅珍稀树种推广项目在湖州市的两个试点之一,双溪村也是我县唯一一个试点。
碧根果是我们熟悉的食用坚果,具有很高的食用保健价值,果形如大橄榄状,肉多而香。碧根果原产于北美大陆中南部,在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有栽培,但是在德清还是第一次进行种植。
为什么选择双溪村进行试点?去年种植完成的樱花林功不可没。省农林专家在考察试点的时候提出,如果在具有观赏价值的樱花林里套种上具有经济价值的碧根果树,那试种不仅是试点,更有示范意义。金建新得知后,当场表示愿意承接试点种植,并奔赴萧山的种植基地实地查看树种、学习养护技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
金建新坦言,多元化利用这片樱花林他筹划已久。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深入,早在去年,双溪村就完成了整村生猪腾空工作。如此一来,村里没有了猪臭味,一部分土地得以复垦。但是随着村里的经济发展,种桑养蚕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提高闲置农地的经济效益成了新问题。多数村民会选择种植枇杷树、桃树、梨树等常见果树,一般也用于自家食用,产生不了大的经济效益。“村民不清楚要种什么,有了我们村里对碧根果的试种,是有极大示范和引导作用的。”金建新笑道。此次的碧根果树苗是经过培育改良的品种,已适应了我省的气候环境,双溪村的碧根果树苗种植成功后,日常的果树管理相对简单。省林业厅的专家表示,他们会进行技术指导,配以本土的养护人员,后期管理也没有了后顾之忧。种植四年后,这批碧根果会结第一批果实,预计六七年后,每棵树可年产约200公斤的果实,届时可以直接售卖或者加工为成熟坚果,产生更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