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不离不弃 照顾患病丈夫18年
www.dqnews.com.cn 2017-02-17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1997年,莫干山镇高峰村的洪秀丽与卓光继以及各自的几个子女组成了一个新家庭。都说“后妈”难当,为照顾好这个新家,洪秀丽吃尽了苦头,即便后来丈夫突患重病,十八年来,她始终不离不弃,维护着这个家庭。

  结婚不到两年,丈夫卓光继因视神经萎缩而失明,6年前他又因中风而瘫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需要洪秀丽照顾。十多年来,洪秀丽既要照顾丈夫起居,还要打零工供三个孩子上学。这十多年,是对家庭和丈夫的那份责任支撑着她一路走来。

  柔弱肩膀扛起重担

  2月12日上午11点,73岁的卓光继吃完午饭已经休息了,洪秀丽还在操持着家务。“大多数时候还来不及午休,他就醒了。”

  即便是在丈夫午休时,洪秀丽仍要不时到卧室查看他的情况。“主要是害怕他大小便弄脏身子。”洪秀丽的语气像在叙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的确,这些年来,洪秀丽每天都要清洗很多丈夫弄脏的衣服、床单和被套。尤其是冬季,家中晾晒的衣物重重叠叠。

  “他以前当过兵也教过书,是个文化人。刚结婚那会儿他还在村里茶厂做过会计。”洪秀丽回忆说,1997年,两人结婚没多久卓光继便开始出现视线模糊的症状。“当时没怎么注意休息,经常熬夜,也没有坚持吃药治疗。”两年后,卓光继已经基本失明。“1999年到杭州检查,医生说是视神经萎缩,治不好。”

  自那以后,卓光继便一直在家休养,为了不让在外读大学的大儿子和正在上小学的两个小儿子担心,洪秀丽很长一段时间都瞒着几个孩子。她辞掉了工作,独自一人担起了照顾丈夫和家庭的一切重担。起初她还能到附近做做零工,但自从6年前丈夫在家中突发中风瘫痪后,她就一步也走不开了。

  六年没有出过村

  “睡醒了吗?要起来吗?”掐准时间,洪秀丽到卧室看了看丈夫。看到丈夫点头后,她使出浑身力气,将丈夫抱起来坐在床沿上,再蹲下身帮丈夫穿上鞋。

  “双脚完全没有知觉,话也说不清楚,也没法独自走路。”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丈夫一切行动都要依靠妻子。“以前最恼火的时候,连轮椅都坐不稳,坐一会儿就要摔倒。”搀扶丈夫到沙发上坐好,洪秀丽又找来了围裙。“他会留口水,不穿围裙又会弄脏一身。”多年来,洪秀丽包揽了丈夫穿衣、洗漱等一切事情。

  “照顾他不算难,也是我应该做的。”有的时候,半夜里丈夫想喝水,她会立刻起来。若是半夜丈夫弄脏被套,也要立即起床更换。由于丈夫不能没有人照顾,洪秀丽这些年几乎没有外出过。“自从他瘫痪后我们就把房间搬到了楼下,这些年我都没怎么上过自家二楼,更别说出远门了。”

  责任让她坚持

  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这18年,洪秀丽说,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过来的。所有的重担,全压在了洪秀丽的肩上。“好在,一路走来,有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帮助,他们都支持我。”洪秀丽说,镇上和村里工作人员每逢过年过节都会上门慰问,平时更是经常帮忙。“还有好心的邻居也帮了很多忙,很感谢他们。”洪秀丽说。

  “我们之前都是因为另一半沉迷赌博而离的婚,也算是同病相怜。”转眼就是18年,说起这些年的坚持,洪秀丽说,正因为有过失败的婚姻,她更加懂得责任二字。“结婚后我就没享过福,心里也有过埋怨,但这也是我作为妻子的本分。”听到这里,一旁的卓光继吃力地转过身子,不住地念叨着“这些年多亏了她啊!”18年来,洪秀丽从未和别人抱怨过照顾丈夫辛苦。即便家里弄得再脏,她想着的全是快去处理。“虽然丈夫仍然生活无法自理,但现在觉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洪秀丽说。

作者: | 见习记者 张志炜 文 记者 李杰 图 通讯员 祝莹仪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