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桥庭叔叔,我不可能活到现在,也不可能有这么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昨天,当新安镇68岁的张连洪回忆62年前的惊魂一幕,心中有说不尽的感恩。当年,他在英溪河不慎溺水,胡桥庭在危急时刻跃入水中,救起年仅6岁的张连洪,让他逃出了“鬼门关”。然而遗憾的是,那个年代通讯不便,两家人渐渐走散在人群中。白马过隙,当年的孩童如今已成了双鬓发白的老人,50多年来,张连洪却始终没有忘记胡桥庭的救命之恩,也始终没有停下找恩人的脚步。经过多方打探,张连洪终于在2009年找到了胡桥庭,从那以后,张连洪每年都去看望老人,今年春节,老人搬到了舞阳街道长春村,张连洪一路找寻,又来给恩人拜年了。
他纵身跃入水中救人
1955年,23岁的胡桥庭在当时的秋山经营着一家理发店。那是春寒料峭的一天,胡桥庭像往常一样正在给客人理发。“不好啦,有孩子落水了!”一声声急促的叫喊打破了原本的宁静,街坊邻居全都往河边跑去,胡桥庭也扔下手中的剃头刀奔了过去。
此时,河两岸已站满了围观的群众,胡桥庭站在新丰桥上向下望去,不懂水性的孩子已经喝了不少水,肚子鼓鼓的,一边扑腾着一边开始下沉。“时间不等人,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可都站在岸边干着急无计可施。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胡桥庭没多想,从六七米高的桥上纵身一跃,跳入了刺骨的河水中。
一下水,胡桥庭就觉得这河比他想象中的要深得多,水流也很急。他拼命朝孩子游去,从后背一把夹起正在下沉的张连洪,试图顶着他往岸边游,可是孩子喝了太多水,慌乱中胡桥庭很难拉扯着孩子上岸。忽然,急中生智的他一个蹬腿,换成了仰泳的姿势,让孩子头朝天躺在自己身上,一点点朝岸边靠去。
两人终于安全上了岸,由于救助及时,孩子苏醒了过来。此时站在一边的父母本来捶胸顿足抹眼泪,见到儿子醒了,这才缓过神。他们扑通一声朝胡桥庭跪下:“你是我们孩子的救命恩人,你的恩情我们一辈子不会忘。”
为感恩他找了50多年
当年,围观群众渐渐散去,胡桥庭和张连洪也渐渐走散在人群中,两人生活轨迹没有交集。张连洪跟随父母来到新安镇生活,胡桥庭辗转到了筏头镇开起了理发店,一东一西,再也没有了联系。
张连洪回忆说,从小到大,父母亲常把这件事挂在嘴边,教育他要知恩图报,感恩社会。“我母亲给了我生命,而桥庭叔叔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怎么能忘记这份恩情?”张连洪说,母亲经常叮嘱他,一定要找到这位救命恩人。
找恩人,怎么找?茫茫人海,犹如大海捞针。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已是物是人非,多方打听,始终没有恩人的任何消息。
苍天不负有心人,事情在2009年有了转机。张连洪的母亲因为身体原因住进了莫干山老年乐园,有一次,她巧遇来为老人们理发的胡桥庭,看着年龄相仿,又都是从事理发工作,母亲忍不住开了口:“师傅,跟你打听个人,你认识老底子在新丰桥那边理发的胡桥庭吗?”胡桥庭正纳闷着,张连洪的母亲道出了原委。
“恩人啊,我们找了你50多年。”至此,张连洪的救命恩人终于找到了。
要去看恩人的前一晚,张连洪激动得失眠了。“虽然当时获救的时候我只有6岁,但是当我一眼看到桥庭叔叔的时候,我就知道,没错,就是他。”张连洪说,岁月在桥庭叔叔的脸上留下了沟壑,但是这个自己在脑海里想了半个世纪的人,他不会记错。张连洪说不尽道不完地感谢,和他的桥庭叔叔拥抱在了一起,那一刻他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血压都升高了。
以后,两家人一直来往,张连洪把自己当成了胡桥庭的儿子。他每年过节过年都会去看望胡桥庭,和老人聊聊天,送上补品和红包。这其间,胡桥庭也搬过几次家,可是他总是一路寻去,从未间断。
曾在水中救起四个人
胡桥庭老人平时为人厚道,乐于助人。记者还意外得知,今年已是85岁高龄的胡桥庭老人曾经在水中救起四人。
当年,胡桥庭在筏头镇开理发店的时候,有一次也是一名6岁的孩子不慎落入水中,胡桥庭想都没多想,大冬天地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徒手救起了孩子。搬到武康朝阳路后,有一次胡桥庭到河边去杀鱼,发现一名孩子趴在水面上一动不动,他赶紧救起孩子,眼看着来不及把孩子送医院,胡桥庭就人工呼吸加上俯身按压,也把孩子从鬼门关拖了回来。还有一次,一对夫妻吵架,女子跳河轻生,路过的胡桥庭也是想都没多想第一个跳入了水中展开施救。
手拿一把剃头刀,胡桥庭干了一辈子的理发工作,每到一处,他的热情和谦和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经常自发地来到莫干山老年乐园为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别人不愿剃的头他愿意,别人嫌脏的活他不嫌脏;半夜12点接到医院电话,他还会骑着自行车赶去替需要紧急手术的病人理发;十多年来,他坚持每趟骑车十几里路赶到偏远的农村为卧病在床的老人理发。
谈到丈夫的热心肠,在一旁的老伴潘杏珍忍不住插话:“他是苦出身,小时候靠着庙里的贡品勉强度日,当初我就是被他的善良和真诚所打动。他喜欢做好事,我们一点也不意外,全家人都非常支持他。”
这样的好事数不胜数,但是在胡桥庭老人看来,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被老人救起的那些人中,有些人已经淡忘,有些人铭记在心,可胡桥庭对此并不在意:“我救人、帮助人不是图回报,我无怨无悔。”
(请张先生前来领取报料奖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