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腌猪头 经典年“味”最难忘
www.dqnews.com.cn 2017-02-07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正月里做客忙,回顾饭桌上的各色菜肴,一碗腌猪头肉是农家人待客的必备。夹一块入口,满口咸香令人难以割舍。家住新市镇城东村的俞新学笑谈,要说这新年美食,猪头肉还是农家人最经典年味儿。

  “想起老底子的时候,哪怕过年再穷,买个猪头也是必须的。”提起记忆里的这道年味,老俞打开了话匣子。对于农家人来说,猪头还有一个称呼,叫做“元宝”头。

  立冬用盐捂,腊月日光晒,过年敬完年老爷,拆骨跨年待客人。老俞笑着说道:“以前孩子们过年最期盼的事,就是腊月廿九趴在桌角,看长辈拆‘元宝’头,然后尝尝那‘元宝’肉的第一口鲜。”

  而谈及这制作的工序,看似简单,但也不是个一蹴而就的轻松活。老俞说道:猪头肉家家户户都有,要想让自家的猪头肉在春节待客时赢得一个好口碑,也得花不少心思。譬如今年这一碗猪头肉,这原材料可是去年立冬后在菜场逛了一大圈选来的。

  “先要看自家灶头上的锅,猪头大小要跟锅子大小匹配,长鼻子、精瘦些的猪,肉质也更加美味。”老俞说道,选好了料,还得用细巧劲儿把猪肉清理干净。“以前有人曾用松香、沥青去毛,但为了健康,还是得多花点工夫。”

  为了让腌制更入味,老俞将细盐一遍遍涂抹在猪头的里里外外。随后放入一个大缸,静置一星期后,再抹上第二遍盐。老俞表示,11斤重的猪头,一共大约需要三斤半的盐,多了太咸,上不了口,淡了不入味,肉还容易变质,这比例和做法,也是老一辈代代传下来的窍门。

  经过腌制、晾晒,终于盼到了腊月廿九这一天。清晨六七点,老俞就从院子里取回了晾晒已久的腌猪头,经过一遍遍清洗,放进了土灶上的大锅内。

  清水没过猪耳朵,盖上重重的木质锅盖。随后拿起几把稻草,待火苗在灶内蹿起,老俞拿起提前备好的老桑树根及桑树枝条,开始往灶里塞。“这些柴火旺耐烧,远胜过稻草,烧麦秸火虽也旺,却不经烧。”老俞说道,等锅开之后,火势就不必那么旺了,搁上几根树枝,放上草结慢慢烧即可。

  慢慢地,灶间的热气弥漫开了,肉香味开始溢出锅盖缝隙,飘散在灶间。几滚之后,老俞的妻子就会把锅盖打开,热气蒸腾中,弥漫的香味更是诱人。只见老俞把白乎乎冒着腾腾热气的猪头捞起,盛在一个大木盆里,放到客厅的大桌上。

  一番隆重的礼仪后,老俞便把菜肴撤下,把猪头端到里屋桌上,随着老俞一句“拆元宝了”的吆喝声,家里人都放下了手头的事儿,围到桌旁。啃着拆下来的猪骨上粘着的几块最紧实的肉,年的味道也在农家逐渐浓了起来。“无论是在外学习或工作,过年都得回家,哪怕是尝尝这一口年味,我觉得也是值得的。”老俞的女儿笑谈,自己对猪头肉总有份依赖,听起来有些奇妙,其实这就是温馨的年味。

作者: | 记者 俞晓勤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