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一个被遗落的神秘山坞
www.dqnews.com.cn 2017-01-23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长城坞示意图
 
入坞口的通道
 
蜿蜒如长蛇,是水渠还是城墙或是道路?
 
这样的石帮岸随处可见
 
散落于遗址中的古砖
 
“堤坝”中的空洞
 

  近日,记者从交通部门获悉,今年动工建设的杭州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从我县中南部的上柏入境,在向北延伸途中,它可能会经过一个叫长城坞的地方,这触发了记者十几年前探寻长城坞的记忆,于是又前往长城坞,发现那里谜团重重,是一处被遗落的神秘之地。

  长城坞位于武康街道城西村龙头堰水库上游,是一个南北走向,纵深约3公里的狭长山坞,北临余英溪,南至城山村水家坞。地图上查不到长城坞的地名,从卫星地图上看,这里是成片的绿地,坞中隐约可见一条小道,不见房舍。

  2002年,记者听说对河口村有个长城坞,感觉这地名很特别,以为坞内有一座长城,于是前往探寻。那天下着小雨,余英溪水涨路淹,只能趟水而过。进入坞内,两侧山峰矗立,道路几乎被杂草淹没,杳无人烟。越往里走,越觉得阴森。约莫十几分钟后,来到一处较为开阔的地方,见路旁、山坡间许多人工垒砌的石帮岸,有一条石头垒砌似水渠,又似围墙的建筑物向坞内延伸,看不到尽头,或许这就是长城。再往内走,荆棘丛生,找不到路,天空被茂密的竹林遮挡,很幽暗,四周寂静,时有惊鸟掠过,心生莫名恐慌,赶紧退出。

  走出长城坞,记者在余英溪的北面的一村子询问村民,据一个80岁左右的老人说,长城坞荒废已久,的确很阴森,其实它不叫长城坞,应该叫长人坞,曾是防风住的地方,这是他在一本祖传的书上看到的,书在文革时被烧掉了。防风氏是远古神话人物,难道真有其人,记者对此难以置信。这次探寻虽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长城,但感觉长城坞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地方,因此印象较深。

  近年来,德清越来越重视古代遗存和人文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武康历史悠久,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生过许多事件,有的可能因某种原因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神秘的长城坞或许还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是一处值得探究的地方。为了便于入坞探访,记者在长城坞附近的大响坞请了一个叫沈正武的村民做向导,他是长城坞一带的看山人,熟悉坞内地形。

  记者随向导从长城坞北端的余英溪处进入,沿溪而行,入口较开阔,随后山谷变窄,河卵石铺就的古道时断时续,还是不见人烟。约行进里许,地势渐渐开阔了起来,山坡上竹林间零星出现用块石垒叠的帮岸,石块表面风化严重,斑斑驳驳,看似年代已久。越往里走这样的石帮岸越多,层层叠叠。帮岸之上有平地,长满杂树,有的已经很粗大,其中可见少量残砖碎瓦,不见断墙残壁,有的地方还有人工修筑的水池。在一些陡峭的山坡上,还散布着一簇簇石堆,形态各异。向导沈正武告诉记者,他早就知道这里房基特别多,但爷爷辈就说,这里很久以前就不住人了。看这些房基的规模,这里应该曾是个人口较密集的村落,是什么人遗弃的呢?

  再往里走,山间出现了一个较为开阔的盆地,石砌帮岸更为密集,有的地方呈纵横交错状。其中有一处近似椭圆形石砌围墙,高约1米多,围墙内的面积足有篮球场大,这难道是一处庄园遗址?在此对面的山坡上,有一条石头垒砌像堤坝一样的建筑,从山脚向上一直延伸至半山腰,“堤坝”坍塌严重,残宽约2米,高约1.5米。从“堤坝”的横截面处,可见有一个黑黢黢的空洞。记者用手机灯光照射,洞径约有一尺,纵向贯通整条“堤坝”,像涵洞,这难道是暗渠?暗渠为何筑得这么高。

  在此“堤坝”的垂直方向上,有一条石砌的沟槽,这就是十几年前记者见到过的形似“水渠”的设施。其底部和两边根据地势变化用石头垒砌,坍塌严重。水渠沿长城坞纵向延伸,越往深处,保存状况越好,有些地段,水渠修筑在地面之上,中间像通道,两边有护墙,横截面呈“凹”字形,内凹部分的宽度约2米左右。虽然现在是隆冬季节,草木凋敝,但是水渠仍然被草木遮挡,时隐时现。记者沿水渠艰难前行,探寻它的尽头。只见水渠爬上山坡,越过山梁,又顺坡而下,直至南端的水家坞,其蜿蜒如长蛇,总长度超过2公里。记者走完全程后,觉得它似乎不像水渠,也不像城墙,更不像路。它究竟是什么?是什么人建造了如此规模的工程?记者从长城坞走出,坞中的一幕幕仍在眼前,一个个迷团萦绕心间。长城坞并不偏僻,离县城中心只有6公里左右,竟然藏着重重迷雾。它究竟是一处什么地方?为何偌大的一个山坞,久无人烟,却遗留下如此多奇特的遗迹?它是水利工程吗,难道真的与上古神话中的治水英雄防风氏有关?如果不是,这又是何时、何人、因何而筑?面对这重重疑问,记者将作进一步探寻。

作者: | 记者 宣宏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