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江芷鸿有个传家宝
www.dqnews.com.cn 2017-01-17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武康市民江芷鸿是一名收藏爱好者,他从事收藏几十年,热衷于红色收藏,他的藏品数量众多,其中不乏一些颇有价值的藏品。而说起自己最珍爱的藏品,江芷鸿指着客厅墙上悬挂的一张老照片说,没有比这更值得收藏了。

  这是一张宽约2米的合影照片,照片上的人数密密麻麻,难以数清。江芷鸿说,这张照片是父亲传给他的,是无价之宝。

  江芷鸿的父亲名叫江达林,兰溪人,早年在布店当学徒,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绸布业工会活动,由于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后来担任了企业工会主席。1956年,江达林被兰溪总工会推举出席全国公私合营企业工会工作会议。会上,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并拍摄了合影留念照。在那个年代,能够亲眼见到毛主席,还与他合影留念,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和荣耀。

  与毛主席的合影照是一张1000多人的巨幅照片,大会规定,若代表需要照片,得支付工本费35元。35元在当时可是一个大数目,不少人因此而无奈放弃。江林达则毫不犹豫倾囊交钱。回家后,江达林左等右等没有收到照片。在那时的政治氛围中,江林达不能因此责问谁,可心中记挂着这张不同寻常的照片。时间久了,渐渐淡忘。

  直到1976年的一天,兰溪总工会一名文化干部在工会资料室中看到一个盒子,上面有“江林达收”的字样,他便将这个盒子交给了江林达。江林达打开盒子,里面正是20年前的那张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合影照。照片“失而复得”让江林达喜出望外,他将相片装裱、配相框,挂在家中,并在上方题字。据江芷鸿回忆,他父亲常常站在照片前凝视,喜悦之情写在脸上。

  2000年,江林达去世前嘱咐江芷鸿:这张合影照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纪念,你一定要将它保存下去。江芷鸿点头应允,从那以后把它当作传家宝一样珍藏。

  此后,尽管江芷鸿的红色藏品越来越丰富,父亲的那张照片始终排在第一位。他曾担任兰溪市收藏协会会长,每次参加主题展览,总是将父亲这张合影照放在最显眼的位子。2006年,退休后的江芷鸿带着妻子随儿子来德清定居,他把父亲这张合影照仍然恭恭敬敬地悬挂于家中。

作者: | 记者 宣宏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