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5日,“春晚我来了”第二季海选活动在德清传媒集团举行,通过前期网络和电话报名,共有40个节目来到选秀的现场。经过激烈的现场角逐和评委打分,最终有10个节目作为2017年德清春晚的备选节目,海选结束后,市民通过微信投票,在没有入围的节目中又产生了2个复活名额。随后,拿到德清春晚“通行证”的优质节目,纷纷根据导演组的要求进行了编排加工。
现场不断磨合
1月15日下午3点,德清传媒集团三楼演播大厅灯光璀璨,电子屏幕不断滚动变化着场景,演员们有些带着道具、有些化着妆、有些穿着舞蹈鞋,从演播厅南北两侧门口踏着小碎步跑进跑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得抓紧再走一次台。”这是在现场听得最多的话,同时,紧张有序的氛围也让大伙意识到,离正式表演的时间是越来越近了。
舞蹈串烧是由5个舞蹈节目改编而成,各自根据演出需求,需要把原本4分多钟的节目压缩至1分钟左右的时间。活力四射的音乐,一开场就仿佛让人置身夏威夷海边,孩子们跳着草裙舞,踏着欢乐的步伐,露出了灿烂笑容。音乐一落,马上又进入了古镇水乡的情景,另一拨孩子拿着板凳、油纸伞,用自己的舞蹈语言描绘着一幅水乡下雨的情景。紧接着,温婉大气的民族舞、节奏感十足的踢踏舞轮番上演,舞台上时而动感、时而柔美,既有青春活力,也有欢快大气。
“舞蹈衔接要掌握节点,每一个小舞蹈结束的退场要在音乐声中完成。”导演组对舞台上的几个舞蹈串烧节目进行着现场指导,因为是第一次磨合,紧接着又进行了第二次的排演。
永兴歌舞艺术团的阿姨们拿着火红的灯笼出现在了彩排的现场,浓浓的年味一下子弥漫在演播大厅内。这次阿姨们将要为歌曲《中国大团圆》伴舞,热烈奔放的音乐节奏中,阿姨们举着红灯笼喜气洋洋。虽然只有排练了半个月,但是默契的配合,让舞蹈一次性就通过了彩排。
德武少年挥舞着功夫旗,浩浩荡荡一行人走进了演播大厅,很多孩子初次登台,面对流光溢彩的灯光,一下子找不到舞台的中心点。教练张栋涵一次次地现场指导,不仅要求动作到位,还帮助孩子们找舞台感觉。
台前幕后花絮
演播大厅内各个草根节目正在轮番进行排演,演播大厅外更是有不少有趣的花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徐丽萍正在二楼大厅喊着口号,她在帮助舞蹈《荷花韵》的女演员们一遍遍找位,认真推敲细节。
徐丽萍,可以冠以2017年德清春晚的“达人”称号。她不仅自己登春晚舞台表演舞蹈,并和范巍凌一起编排了《古镇记忆》,带领娃娃们亮相春晚,空余时间她还帮助指导了《荷花韵》。徐丽萍用沙哑的声音说:“累是肯定的,声带有些受影响,但是能帮助那么多人圆梦,是件幸福的事。”
说道“圆梦”,这可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我叫朱麟希,今年9岁了,我看过电视里很多春晚演出,这次能上台也是我的一个梦想。”“我叫陈鹿琴,4岁开始学跳舞,终于实现梦想了,我希望爸爸妈妈能来看我演出。”说完,孩子们争相摆了一个舞蹈姿势用以表达内心的激动。
“去年姐妹们一起参观了德清传媒集团的演播大厅,华丽大气的舞台,让大伙心里都有了一个上德清春晚的梦。”德清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鲍红女说,像她们这样的草根演员,能通过选秀节目登上春晚舞台,是真正圆了梦,“以前姐妹们也去市里、省里表演舞蹈,但是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紧张和激动过,大家都说,在家乡人面前可不能含糊。”有些通过了彩排,有些舞蹈还需要精益求精。老年大学金秋艺术团的团长张浙萍告诉记者,走台后发现了一些问题,“要利用舞台上的台阶,做一些改编,这里结束了马上去舞房排练。”